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竞赛.ppt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竞赛.ppt

ID:57986659

大小:2.42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9-04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竞赛.ppt_第1页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竞赛.ppt_第2页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竞赛.ppt_第3页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竞赛.ppt_第4页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竞赛.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竞赛.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莲塘二中宋薇糖蛋白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蛋白质有什么作用?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水,甘油,乙醇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氢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碳酸氢根人工合成的脂双层问题探讨一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这些分子是如何通过脂双层的?关于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顺浓度梯度现象:往清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请注意观察现象,分析扩散的特点指被运输物质的浓度O2和CO2等气体分子容易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如细胞内由于呼吸作用使CO2浓

2、度升高时,CO2便通过扩散作用排出细胞。细胞外细胞内水分子、O2、CO2细胞膜乙醇、甘油、苯、尿素一、自由扩散一、自由扩散:1、定义:物质通过简单的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2、特点:从浓度到浓度。3、举例:①气体分子:O2、CO2②水分子③脂溶性小分子:如乙醇,甘油,苯高低(顺浓度梯度)扩散作用不能自由扩散通过的这些物质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是不是不需要呢?那么这些物质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呢?问题探讨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实例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协助扩散资料分析:研究发现血液中葡萄糖的量比红

3、细胞里多。红细胞从血浆摄取葡萄糖。但发现如果去掉脂双层上的所有蛋白质,葡萄糖不进入。只有在脂双层中加入红细胞膜上某种特异性载体蛋白后,葡萄糖跨膜进入的速度明显上升。浓度低浓度高红细胞血浆该运输方式是顺浓度梯度还是逆浓度梯度?葡萄糖能自由通过只有脂双层构成的膜结构吗?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细胞膜上何种结构的协助?特异性载体蛋白有何特性?思考: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二、协助扩散1、定义: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2、特点:3、特例:载体蛋白①高浓度→低浓度(顺浓度梯度)红细胞吸收葡萄糖②需要载

4、体蛋白丽藻细胞液与其生活的池水中多种离子的浓度比请分析:(1)以K+为例,细胞液中K+浓度高还是池水中K+的浓度高?(2)K+是顺浓度梯度还是逆浓度梯度进入丽藻细胞?资料:Na+和K+的运输方式1、定义:从浓度一侧到浓度一侧,需要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2、特点:3、举例:三、主动运输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等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①低浓度→高浓度(逆浓度梯度)低高载体蛋白能量②载体蛋白③能量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是活细胞的特性,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主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

5、质,从而保证了活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运输的意义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对比项目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载体能量代表例子不需要需要需要不消耗不消耗消耗顺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逆浓度梯度O2、CO2、H2O、甘油、乙醇、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Na+、K+、Ca2+等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比较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胞吞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

6、。胞吐协助扩散自由扩散小分子和离子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胞吞胞吐顺浓度梯度被动运输载体蛋白课堂小结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离子种类离子浓度/mmol·L-1Na+K+Mg2+Cl-1、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细胞内细胞外2、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K+Mg2+Na+Cl-3、你是如何作出以上判断的?低浓度到高浓度技能训练运输速率浓度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载体蛋白有专一性,且数量有限浓度差运输速率氧气浓度运输速率因此,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具有“饱和效应”解读图表2、对细胞膜的选择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

7、是()A、胆固醇B、多糖C、蛋白质D、磷脂1、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蛋白质和ATP密切相关()①尿素通过细胞膜②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B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主动运输C3、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D4、图中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KNO3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

8、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BK+BAC运输速度NO3-含氧量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