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982853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5
《培养孩子习惯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家长的指导应该从你写的如下几点入手,给家长指出正确的做法。(1)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问题。经常不在家,一但过节回来,经检查询问孩子的学习,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但耐心程度不够,看到孩子作业出错、学习不理想,便经常发火,大声训斥、打骂,致使孩子丧失了学习兴趣,作业出现潦草、糊弄现象。(2)长辈对孩子过于偏袒,放纵。由于,孩子的父母常年不在家,奶奶只是一味关心孩子的吃喝拉撒。平时也不敢体罚孩子,害怕父母责怪。(3)而他的父母,难得回来一次,回来后,总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4)孩子比较爱说谎。经常是报喜不报忧,使其家长无法真
2、正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对孩子的这个毛病无计可施。(5)母亲做手术花去家里的积蓄,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有时偷东西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修改后再提交。1.23培养孩子习惯从“细心”入手一、孩子基本情况Xxx,男,五年级学生。二、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经济条件贫穷,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是农村留守儿童,家里靠奶奶一人抚养。三、孩子问题表现Xxx,男,自我约束力不强,下课说话比较大胆,课堂上却思想常开小差,听课精力不集中,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作业不能认真做,三天两头不交作业。同时,比较随意,比较贪玩。并且有时还爱偷东西和说谎。但在班里很团结同学,讲“
3、义气”。有一定的威信。四、孩子问题原因分析(1)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问题。经常不在家,一但过节回来,经检查询问孩子的学习,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但耐心程度不够,看到孩子作业出错、学习不理想,便经常发火,大声训斥、打骂,致使孩子丧失了学习兴趣,作业出现潦草、糊弄现象。(2)长辈对孩子过于偏袒,放纵。由于,孩子的父母常年不在家,奶奶只是一味关心孩子的吃喝拉撒。平时也不敢体罚孩子,害怕父母责怪。(3)而他的父母,难得回来一次,回来后,总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4)孩子比较爱说谎。经常是报喜不报忧,使其家长无法真正了解孩子的成长过
4、程。父母对孩子的这个毛病无计可施。(5)母亲做手术花去家里的积蓄,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有时偷东西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五、具体改进措施(指导过程)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首先是通过家访,在家访前我明确家访的目的,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家访时,往往孩子在家长面前,原因是害怕老师汇报学生的“不好”,我从表扬其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体会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我告知家长虽让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这个孩子很关心同学,劳动比较积极,同学们都认为这个孩子讲义气,在班里有一定的威信的。通过家访我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消息”,原来在几
5、天前他偷了别人家里的一个电瓶。他的父亲真是又气又恨又自责。气的是这样的事已触犯法律,恨的是这孩子不争气,自责的是自已只满足于他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他的思想教育。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和促膝长谈,我了解了其原因,他说自己家里穷,学校虽然给了他帮助,可想到父亲有病不能医治,心里难过,一时糊涂,就干了不该干的事。后来全家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他也认识了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当场交出了偷来的东西,写下了悔过书。其次在学校,我会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
6、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致以情”原则,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就及时的抓住他的“闪光点”在班里表扬他,如语文作业按时交,写字较前认真,成绩稍有进步,就以此作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我从肯定小成绩、小进步入手,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从而树立起自信心。渐渐他的懂得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2、沟通产生信任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去上课,远远的看到他揪着一个同学的耳朵,而那个同学可能害怕他,不敢反抗,我快步走到他的身边,他对我的到来。丝毫没有放到心上,依然我行我素,我强忍怒火问:“你刚
7、才干什么?”“我在读书呀!怎么读书也管?”他的理直气壮让我无语。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你冷么?早上吃饭了吗?……”我从关心他入手,开始与他谈心。慢慢地,他的态度有些好转,我趁机问道:“你若是班主任会怎样做?”“我会狠狠地批评他,甚至打他。”他说。“我没有那样做,说明什么?““宽容”。这时他低下了头。后来我们谈了许多许多,也了解许多我从不知道的事情。这一件事使我认识到了解对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的问题。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永远也猜不明白,而教师的
8、“柔情”学生永远不懂。双方都互相埋怨并都在苦恼中,老师失望,学生伤心。其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过沟通,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通过沟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