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黔南生态文明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

ID:5790098

大小:2.57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7-12-24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_第1页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_第2页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_第3页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_第4页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规划(2013—2020年)黔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2月84前 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文明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及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是以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和总抓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州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经济发达、生态高

2、效的主导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及生态健康、气候适宜的人居环境;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秀美多姿的生态环境和悠远古朴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极具魅力、极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近几年来,黔南州着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保护和发掘、发挥这一优势和资源。2010年5月,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黔南党发[2010]9号),在中共黔南州委

3、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目标;在2013年8月召开的中共黔南州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目标。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明确,重点支持黔南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民族医药和农林产品加工业,为我州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和建设具有生态文明示范州的战略性定位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84赋予了黔南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的战略定位。党的十八大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过去的“四位一体”

4、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在2013年7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上,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战略构想。围绕建设“美丽之州,幸福黔南”的目标,黔南州委、州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全州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逐步树立,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生态文明生态建设成效突出,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奠定

5、了坚实基础。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省对黔南的支持政策,有效指导黔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推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为了使黔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省的战略层面,获得国家、省的支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特编制《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规划(2013—2020年)》。本规划范围为黔南州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都匀、福泉、瓮安、贵定、龙里、长顺、惠水、罗甸、平塘、独山、荔波、三都12个县(市)和都匀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26197平方公里,人口412万人。规划基准年为2013年,

6、规划期限为7年,即2013—2020年,其中2013—2015年为全面生态文明建设期,是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键阶段,2016—2020年为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期。84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与建设条件2第一节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2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背景3第三节建设黔南生态文明示范州的重要意义4第四节黔南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州的有利条件5第五节机遇与挑战9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11第一节指导思想11第二节基本原则12第三节战略定位12第四节发展目标14第五节指标体系15第三章功能区划和空间布局16第一节功能区划16第二节空间布局18第四章构建优越稳定

7、的生态环境体系19第一节建设重要生态保护区20第二节加强生态建设22第三节注重水生态文明建设25第四节加强环境保护26第五节加强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27第五章构建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28第一节繁荣民族生态文化29第二节宣传民族生态文化33第三节发展民族生态文化事业35第六章构建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37第一节积极发展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业38第二节加快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49第三节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5584第四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58第五节环保产业60第七章构建统筹协调的社会体系61第一节强化协同的政治生态62第二节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态62第三节全力推进统筹发展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