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语文八上27课导学案.pdf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上27课导学案.pdf

ID:57347954

大小:454.1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12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上27课导学案.pdf_第1页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上27课导学案.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上27课导学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7课《短文两篇》导学案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写本文时,他在黄州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虽累遭贬谪,仍然乐观、豁达,以“闲人”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编写:聂中华审核:聂中华时间:12月18日自居,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是真正得意。学习目标:二、文体知识1、了解写作背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背诵并默写两篇短“书”,就是书信,古人也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文。记事陈情,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

2、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2、欣赏两篇短文中的写景,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和布局的巧妙。和政治,体现了实用性和完美性的结合。3、感受两文中作者流露的情感,学习他们所表现出的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三、预习自测面对逆境时的豁达从容的心态。完成《课易通》基础智能练习1、2、3、4、5小题。预习案学法指导:四、信息链接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文下注释,表述短文的意思,同时圈点疑难问题。《答谢中书书》译文2、结合学案上的背景介绍,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时的复杂心境,理解文章流露的情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

3、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感。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3、完成预习自测。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4、把圈出的疑难问题写在“我的疑惑”处,在探究时提出,组内合作解决。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一、教材助读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一)走近作者《记承天寺夜游》译文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

4、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齐南梁时期文学家、医学家、道教代表人物之一。早年曾做官,后辞职隐居句曲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可以和我一起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山(茅山)。虽不为官,但书信不断,人称“山中宰相”。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来到庭院中散步。月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后追谥“文忠”,北宋杰光照在院中,如同积水洒满院落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纵横出文学家

5、、诗人、词人、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交错的藻荇。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家之列。在北宋词坛上,苏轼开辟了豪放词风,他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书法上,他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二)了解背景“我的疑惑”:读书须思考,须质疑,方能深入文本,有所领悟,有所收获。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不少文人往往隐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常常在书信中描绘山水,表明自己的喜好。元丰二

6、年(1079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狱,这就是历史上的“乌台诗案”。至此42岁的他被贬官黄州,任团练副探究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第三层:惋惜无人赏月。学法指导: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1、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情感,抓住“闲人”一词体会情感。学会进行比较,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发现两篇小品文的异同。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

7、之理想相去甚远,它委婉2、小组内应该注重合作,注重帮助解决存在的疑惑,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学会听取别人的看法。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一、信息链接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答谢中书书》赏析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月下抒情)全文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全文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相互作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

8、,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文章以感慨发端: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者自解、自矜、自嘲之情。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二、佳句品析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开始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1、《答谢中书书》最后一句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接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