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语音系统和近代音课件.ppt

中古语音系统和近代音课件.ppt

ID:57197602

大小:264.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8-03

中古语音系统和近代音课件.ppt_第1页
中古语音系统和近代音课件.ppt_第2页
中古语音系统和近代音课件.ppt_第3页
中古语音系统和近代音课件.ppt_第4页
中古语音系统和近代音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古语音系统和近代音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古语音系统一、韵书的产生和《广韵》1、韵书的产生。韵书是我国古代按韵编排的字典,目的是便于人们作诗、写文章押韵之用。韵书编排时就具有别四声(平仄)、分韵类(押韵)、用反切注音(识字)的特点。魏李登的《声类》是记载中最早的韵书,但已不传。第二部是晋吕静的《韵集》。南北朝时期,韵书出现得更多。但所有这些韵书都未流传下来。2《切韵》今传最早的韵书是隋朝陆法言的《切韵》,成书于公元601年,它是在比较以前诸家韵书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切韵》是音韵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韵书体例,后代主要韵书都是依照其体例编排韵部的。《切韵》收字一万两千多,分一百九十三个

2、韵,按四声分卷,共五卷。3《广韵》成书于公元100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作者是陈彭年、邱雍等,是奉皇帝之命修订的。《广韵》流传后,《切韵》也就失传了,《广韵》中保存着《切韵序》。人们研究《切韵》实际是研究《广韵》,《切韵》的语音系统实际是《广韵》的语音系统。《广韵》是音韵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韵书,它既是研究古音学的阶梯(上推古音),又可以和现代普通话及方言相比较(下证今音)。《广韵》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广”为增广之义,它比《切韵》多收了一万多字,收字26194个。其体例是继承《切韵》而来,以四声为纲,韵目为纬,分为二百零六韵。《广韵》和《切韵》的语音性质:一般

3、认为《切韵》音系不仅综合了南北许多方言的特点,还吸收了古音的特点,是一个兼有古今南北的综合音系。《广韵》之后有《集韵》,丁度、贾昌朝奉敕增修《广韵》,还是二百零六韵,但反切变动较大,编书时考虑了实际读音的变化。后来的《五音集韵》分为一百六十韵,《韵会》分为一百零七韵。这些数字主要是合并了《广韵》的韵部,在语音系统和编书体例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二、中古声母与《广韵》的声母系统1、《广韵》的声母系统:陈澧求出四十一个声类,后代学者各不相同。唐作藩认为《广韵》有三十五个声母。《广韵》三十五字母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娘来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齿音精清从心邪庄初崇生喉音影喻晓匣

4、dt‘t章昌船书禅日tt‘d(二三等)(三等)三、中古的韵部系统二百零六韵和十六摄:《广韵》的韵类:陈澧分为293类,韵母142个;宋元等韵学家把206韵中韵尾相同、主要元音相近的韵部归为一摄,又称韵摄,共分为十六摄。四、中古的声调及其演变中古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而演变,演变的规律有: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去声不变。 1、平分阴阳:(1)中古清声母平声字,普通话里读阴平;(2)中古全浊、次浊声母平声字,普通话里读阳平。 2、浊上变去:中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在普通话里读去声,与原去声字合流;原清声母、次浊声母上声字,今仍读上声

5、。 3、入派四声:全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平调,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去声,清声母入声字归入四声,无明显规律。 4、中古去声今仍读去声,没有变化。中古四声与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对应关系中古四声现代普通话四声例字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助爱至用初安飞低清声母龙民齐云浊声母上坐在似全浊声母杂局竹福部分清声母、全浊声母六作设月部分清声母、次浊声母劈屋七帖部分清声母铁笔雪塔部分清声母准海马语清声母、次浊声母返回本章目录反切是中古语音系统的运用,它把中古的声韵调系统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更完善的系统。主要有下面几条: 1、上字定声母,下字定韵和调;都,当孤切;冬,都宗切;妒,当故切。

6、2、上字定阴阳,下字定开合;东,德红切;公,古红切。中古只有平声,没有阴平阳平之分,现代则有,阴阳是由声母的清浊所定的,所以当反切下字为平声字时,反切上字的清浊决定了被切字是阴平还是读阳平。如:皆,居谐切;毛,莫包切。心,息林切;同,徒公切;土,他鲁切。即平分阴阳。五、反切3、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反切上字是全浊声母时,被切字读送气与否,根据下字是平是仄来定;豆,田候切;郡,渠运切;度,徒故切;杂,才纳切;团,度官切;秦,匠邻切。平送仄不送。4、浊上声变去声:反切上字为全浊声母,反切下字为上声时,切音变为去声;断,徒管切;厚,胡口切;践,慈演切;渐,慈染切。这就是浊上变

7、去。近代音简说近代音指元明清时期的北方音,故研究近代音的学问又叫北音学。元代江西高安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反映了这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它是归纳元代北曲用韵而成的,并且也是供北曲作家作曲押韵和审音辨字之用。以当时北方的口语语音为规范,不再按声调来分韵,共分为十九个韵部,每个韵部的韵目字用两个代表字。《中原音韵》的产生是中国音韵学史上一次重大的革新,它使中国音韵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中原音韵》以其反映元代实际语音的史料价值成为研究近古音系最重要的材料。近代韵母系统十九个韵部,后代学者归纳为46个韵母。韵部的特点:只有阴声韵和阳声韵,没有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