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178113
大小:1.09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8-05
《2006年山东高考理科数学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1)定义集合运算:A⊙B,设集合A={0,1},B={2,3},则集合A⊙B的所有元素之和为(A)0(B)6(C)12(D)18(2)函数的反函数的图象大致是(A)(B)(C)(D)(3)设则不等式的解集为(A)(1,2)∪(3,+∞)(B)(,+∞)(C)(1,2)∪(,+∞)(D)(1,2)(4)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A)1(B)2(C)-1(D)(5)设向量a=(1,-2),b=(-2,4),c=(-1,-2),若表示向量4a、4b-(A)(2,6
2、)(B)(-2,6)(C)(2,-6)(D)(-2,-6)(6)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满足,则的值为(A)-1(B)0(C)1(D)2(7)在给定椭圆中,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A)(B)(C)(D)(8)设,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已知集合,从这三个集合各取一个元素构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则确定的不同点的个数为(A)33(B)34(C)35(D)36(10)已知的展开式中第三项与第五项的系数之比为,其中,则展开式中
3、常数项是(A)-45i(B)45i(C)-45(D)45(11)某公司招收男职员x名,女职员y名,x和y须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A)80(B)85(C)90(D)95(1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2DC=2,∠DAB=60°,E为AB的中点,将△ADE与△BEC分别沿ED、EC向上拆起,使A、B重合于点P,则三棱锥P—DCE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B)(C)(D)(14)已知抛物线,过点P(4,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的最小值是.(15)如图,已知在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
4、长都相等、D是则A1C1的中点,则直线AD与平面B1D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6)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有(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①将函数的图象按相量v=(-1,0)平移,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②圆与直线相交,所得弦长为2③若,则④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P为底面ABCD内一动点,P到平面AA1D1D的距离与到直线CC1的距离相等,则P点的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17)已知函数,,,且的最大值为2,其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并过点(1,2).(Ⅰ)求;(Ⅱ)计算.(18)设函数其中≥-1,求的单调区间.(
5、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平面A1B1C1平行于三棱锥V—ABC的底面ABC,等边△AB1C所在平面与底面ABC垂直,且∠ACB=90,设AC=2a,BC=a.(Ⅰ)求证直线B1C1是异面直线AB1与A1C1的公垂线;(Ⅱ)求点A到平面VBC的距离;(Ⅲ)求二面角A—VB—C的大小.(20)袋中装着标有数字1,2,3,4,5的小球各2个,从袋中任取3个小球,按3个小球上最大数字的9倍计分,每小球被取出的可能性都相等,用ξ表示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最大数字,求:(Ⅰ)取出的3个小球上的数字互不相同的概率;(Ⅱ)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
6、望;(Ⅲ)计分介于20分到40分之间的概率.(21)双曲线C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直线为C的一条渐近线.(Ⅰ)求双曲线C的方程;(Ⅱ)过点P(0,4)的直线l,交双曲线C于A、B两点,交x轴于Q点(Q点与C的顶点不重合),当时,求Q点的坐标.(22)已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其中n=1,2,3,….(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Ⅱ)设.,求及数列{}的通项;(Ⅲ)记,求数列{}的前n项和Sn,并证明1.D2.A3.C4.B5.D6.B7.B8.A9.A10.D11.C12.C13.214.3215.16.③④17.(本小题满分12分)解:(I)(I
7、I)解法一:解法二:(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其中求的单调区间.解: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且,(1)(2)当的变化情况如下表:x-0+极小值从上表可知综上所述:19.(本小题满分12分)解法一:(I)证明:∵平面A1B1C1∥平面ABC,∴B1C1∥BC,A1C1∥AC.∵BC⊥AC,∴B1C1⊥A1C1.又∵平面AB1C⊥平面ABC,平面AB1C∩平面ABC=AC,∴BC⊥平面AB1C,∴BC⊥AB1∴B1C1⊥AB1,又A1C1∩B1C1=C1B1C1∩AB1与A1C1=B1,∴B1C1为AB1与A1C1的公垂线.(II)解法
8、1:过A作AD⊥B1C于D,∵△AB1C为正三角形∴D为B1C的中点,∵BC⊥平面AB1∴BC⊥AD,又B1C∩BC=C∴AD⊥平面VBC,∴线段AD的长即为点A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