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课件.ppt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课件.ppt

ID:57048237

大小:82.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7-28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课件.ppt_第1页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课件.ppt_第2页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课件.ppt_第3页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课件.ppt_第4页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的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加,而骨髓的代偿造血功能不足以补偿其损耗时所发生的一类贫血。正常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平均为120天,故体内红细胞每天约有1/120衰老而被破坏,骨髓则产生相应数量补偿以维持平衡。正常人骨髓具有6~8倍的代偿造血功能,当红细胞的破坏程度较轻,骨髓的代偿造血功能足以补偿其损耗时,可不发生贫血,称为代偿性溶血病。如红细胞的生存时间缩短至15~20天以下,破坏速度超过骨髓的代偿造血能力时,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的分类一、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

2、类(一)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1.红细胞膜缺陷:常见的有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HS)、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口形细胞增多症。2.红细胞酶缺陷:常见的有丙酮酸激(PK)缺陷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3.珠蛋白异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二)红细胞外来因素(获得性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1.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性贫血、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非免疫因素:(1)生物因素:感染、生物毒素(如蛇毒)、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3、。(2)化学因素:化学物质和化学药物。(3)物理因素: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心血管创伤性溶血性贫血、严重烧伤。此外,尚有红细胞获得性膜缺陷,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二、按溶血的部位分类:(一)血管内溶血(intravascularhemolysis)红细胞在血循环中以溶解方式破坏。(二)血管外溶血(extravascularhemolysis)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被吞噬细胞吞噬而破坏,特别是通过脾脏时被破坏。(三)原位溶血(hemolysisinsitu)幼红细胞未成熟就在骨髓中被破坏。又称红细胞无效性生成

4、(ineffectiveerythropoiesis)。三、临床分类按发病和病情可分为:1.急性溶血:红细胞在血管内以溶解方式破坏。破坏数量多、速度快,临床症状常较为明显,并伴有高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或含铁血黄素尿。2.慢性溶血:红细胞多在脾脏被破坏,破坏数量较少、速度较慢,临床症状一般较轻,血中游离血红蛋白轻度增高,不伴有血红蛋白尿或含铁血黄素尿。溶血性贫血确诊的实验室检查溶血性贫血的诊断首先必须确定是否存在溶血。因此需要有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和红细胞代偿增生两方面的实验室检查依据。一、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实验室依据(一)

5、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的有关检验1.红细胞寿命测定:红细胞寿命测定是确诊溶血性贫血最直接的依据。常用的方法是用51铬(51Cr)标记红细胞测定红细胞半寿期(T1/2),正常红细胞半寿期为25~32天。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半寿期多<15天。2.红细胞形态异常:某些溶血性贫血的血涂片中可见到红细胞破裂的征象,出现各种异形红细胞。有时出现某些典型的红细胞,常可为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3.血浆乳酸脱氢酶测定:红细胞破坏后,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LDH2释放入血,使乳酸脱氢酶增高。(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的有关检验血管内

6、溶血时,大量血红蛋白游离至血浆中,使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需与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结合后被输送至肝分解,故使血浆结合珠蛋白减低。通常每升血液中结合珠蛋白的含量可以结合1.3g游离血红蛋白。当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量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时,血浆中结合珠蛋白便被消耗殆尽。剩余的游离血红蛋白有一部分可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与血浆中清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素清蛋白(methemalbumin),在血浆中出现。大部分剩余的游离血红蛋白可通过肾排出(血红蛋白肾阈为1.3g/L),出现血红蛋白尿(he

7、moglobinuria)。从肾小球滤过的血红蛋白大部分随尿排出,少部分被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转变为含铁血黄素。这种含有含铁血黄素的上皮细胞脱落随尿排出,即为含铁血黄素尿(hemosiderinuria)。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参考值】 <40mg/L【临床意义】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高。血管外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正常或仅轻度增高。2.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参考值】0.8~2.7g/L(免疫火箭电泳法)【临床意义】(1)结合珠蛋白减低:各种溶血时结合珠蛋白均可减低,以血管内溶血减低为显著,

8、严重者可明显减低,甚至测不出(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超过1.3g/L时)。巨幼细胞贫血、严重肝病、口服避孕药、先天性无结合珠蛋白血症等也可减低或消失。(2)结合珠蛋白增高:炎症、感染、组织坏死、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口服避孕药、类固醇激素治疗等可见增高。此时如结合珠蛋白正常并不能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