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017789
大小:1.33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7-26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主讲人:刘阳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的场所2.病原物的传播途径3.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4.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5.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教学难点:1.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2.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教学重点:1.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2.病原物的传播途径3.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4.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教师寄语:没有什么不可以,只是你自己不逼你自己而已!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概念: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的三个环节: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2.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3.病原物的传播方式(一)病原物的
2、越冬越夏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实际上就是寄主植物收获后,病原物怎样度过寄主非生长季节,并引起下季再度发病的问题。一般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就是下一生长季节病害发生的初次侵染源。了解病原物的越冬越夏方式和场所,并及时消灭和减少病原物,可减轻下一季节病害的严重发生。1.田间病株两年生或多年生的病株不仅是当年的病原物的来源,往往也是病原物休眠越冬的场所。所以,处理田间病株、清洁田园、铲除杂草等都是消灭病原物初侵染来源、控制发病的重要措施。2.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菌核、菟丝子的种子、线虫的虫瘿混在种子中越冬、越夏;所以,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或进行苗木、种薯接穗消毒,对控制病害的扩散十分重
3、要。3.土壤土壤是多种病原物越冬越夏的主要场所。病株上或病株残体上的病原物都很容易掉落在土壤里,成为下一生长季节的侵染源。4.病株残体绝大多数非专性寄生的真菌、细菌都能在感病寄主的枯枝、落叶、落果、残根等组织中存活,并以腐生的方式越冬越夏。因此,在作物收获后,清洁田园,处理病残体,都有利于杜绝病害的初侵染来源。5.肥料不少病原物可随病残体或休眠组织混入各种肥料中,若肥料未充分腐熟,病原物又可随粪肥带到田间,成为初侵染源。所以,各类农家肥必须先充分腐熟,再使用,以防止病原物在田间造成危害。6.传病介体经昆虫等传病介体传播的持久性病害,在传毒昆虫体内越冬越夏。(二)病原物的传播越
4、冬越夏的病原物必须传播到感病寄主植物上,才能发生初次侵染,植物发病后新产生的病原物也要经过传播,才能引起再侵染。病原物的传播可分为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两类。1.主动传播是病原物自身的活动引起的传播。如真菌游动孢子和有鞭毛的细菌可在水中游动。这种传播距离和范围很有限,仅对病原物的传播危害期一定的辅助作用。2.被动传播绝大多数的病原物借助外力进行传播,即被动传播。被动传播的作用远远大于病原物的主动传播。其传播的方式有:(1)气流传播这就是病原真菌传播的主要方式。真菌孢子数量大,体积小,质量轻,容易随气流传播。(2)雨水传播雨水传播是普遍存在的,但其传播距离较近。植物病原细菌和部分具
5、有胶性的真菌孢子必须经过雨水溶解后,才能散出或随水滴的飞溅而传播。所以,雨水是这类病原物传播必不可缺少的条件。3.昆虫及其他生物传播昆虫是传播病毒、类病毒和植原体等病原物的主要传播介体。有些线虫、真菌、菟丝子能传播病毒,鸟类能传播寄生性种子植物。4.人为传播人们在进行农业活动中,常无意识的帮助病原物的传播。如调运带病种子、苗木、接穗、植物产品及其包装材料,使用带有病残体又未完全腐熟的农家肥,以及各种农事操作都能传播多种病原物。这种人为传播帮助病原物克服了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造成了病区的扩大和新病区的形成。(三)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比较初侵染和再侵染初侵染概念:越冬越夏后
6、的病原物,在寄主生长期进行的第一次侵染取决条件:初侵染量的多少防治措施:只要集中力量消灭初侵染源或防止初侵染的发生例子:小麦黑穗病、棉花枯黄萎病线虫病、丛矮病概念:在初侵染感病后新产生的病原物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引起的侵染再侵染取决条件:再侵染的次数防止措施:除了控制初侵染源外,在寄主生长期还要根据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和环境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例子: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白粉病(四)植物病害的流行1.病害流行概念:植物病害在一个地区短期内大面积严重发生,并对作物造成重大损失的现象。1.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是由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
7、结果。侵染性病害流行的因素与植物病害发生的因素基本一致,即有大量的感病寄主植物、有强致性的病原物、适宜的环境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只要有一个因素不具备,病害就不可能流行。大量的感病寄主植物:病原物没有碰到感病的寄主植物,病害就不会发生。因此感病寄主的数量和分布是病害能否流性以及流行程度的基本因素之一。大面积种植同一感病品种,容易造成病害流行。即使是抗病品种,若长期单一大面积的种植,也会因病原物小种的变异而造成病害流行。因此,在制定种植计划时,要考虑到品种的合理布局和品种轮换,以减轻病害流行程度。强致性的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