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ppt课件.ppt

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ppt课件.ppt

ID:59216979

大小:230.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9-26

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循环侵染性病害的发生,首先要有侵染来源,即病原物存在。再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到植物。病害循环(diseasecycle):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包括病原物的越冬、传播、初侵染和再侵染。有人称作侵染循环(infectioncycle)。一、初次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最初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染。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生长季最初的侵染。全株性感染的病害,除少数例外,只有初次侵染而没有再次侵染。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

2、侵染,这些病害几乎就能得到完全控制。如黑穗病类可以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防治。第一节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二、再次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和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的侵染称为再次侵染。病害在生长季节中的蔓延,必须通过不断的再次侵染。许多植物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可能发生若干次再次侵染。潜育期短的再次侵染可重复发生,造成病害流行。发生再次侵染的病害,防治上除了注意初次侵染外,还要解决再次侵染的问题,防治效率的差异也较大。第二节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实际上就是在寄主植物收获休眠以后病原物

3、的存活方式和存活场所。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一般也就是初次侵染的来源。病原物越冬和越夏,与某一特定地区的寄主生长的季节性有关。病原物有各种越冬和越夏的方式。有的病原菌可以菌丝在受侵染的病株内越冬或越夏,以休眠体在植株内外存活,有的可以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以腐生方式生活。专性寄生的真菌不能营腐生活,因此这类病原物大都在寄主体内越冬越夏,或以休眠的卵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越冬或越夏。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和越夏场所大致有以下几种: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一、田间病株无论在多年生、两年生、或

4、者一年生的作物中,各种病原物都可以其不同的方式,在田间正在生长的田间病株的体内或体外越冬或越夏。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的方式夏季在田间露地和冬季在保护地传播和危害。大白菜软腐病可以在田间生长的芜菁属寄主上越夏,冬季在窖藏的种菜上越冬。田间病株还包括其他作物、野生寄主和转主寄主等。二、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作为病原物越夏或越冬的场所,也有各种不同的情况。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体和种子混杂在一起,或者以休眠孢子附着在种子上,病原物可以菌丝的形式侵入而潜伏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内部。

5、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带菌,常常是下年初次侵染最有效的来源。三、土壤1、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2、病原物的休眠体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3、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为土壤寄居菌(soilinvaders)和土壤习居菌(soilinhabitants)两类。(1)土壤寄居菌在土壤中病株残体上的存活期较长,但是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属于这一类。(2)土壤习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繁殖,腐霉属(

6、Pythium)、丝核属(Rhizoctonia)、和一些引起萎蔫的镰孢霉属(Fusarium)真菌都是土壤习居菌的代表。4、病原物并不一定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主要原因是土壤有自然灭菌的作用。四、病株残体1、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2、病原物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时期较长,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植物组织的保护,对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较强,尤其是受到土壤中腐生菌的拮抗作用较小。当植物的残体分解和腐烂的时候,其中的病原物往往也逐渐死亡和消失,残体中病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

7、一般决定于残体分解的快慢。3、无论是休眠孢子的萌发或病株残体上孢子的产生,都与环境条件有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最大。五、粪肥病原物可以随着病株的残体混入肥料内,病菌的休眠体也能单独散落在粪肥中。粪肥如未充分腐熟,其中的病原物接种体可以长期存活而引起感染。有的病原菌经过动物消化道后,排出的粪便中仍具侵染能力,如黑粉病菌。第三节病原物的传播1、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是依赖外界因素,其中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中以风、雨、水、昆虫和其它动物传播的作用最大;人为因素中以种苗或种子的调运、农事操作和农业机械的传播最为

8、重要。2、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真菌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细菌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病毒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由鸟类和气流传播;线虫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一、气流传播1、孢子是真菌繁殖的主要形式,真菌产生孢子的数量很大,而且孢子小而轻,很容易随气流传播。某些细菌可以随风传播,土壤中的细菌和线虫也可被风吹走。2、气流传播距离一般比较远,在1万-2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