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609495
大小:31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6-29
《高中化学 6.2《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测定》同步检测(1) 苏教版选修6.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6.2《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测定》同步检测(1)(苏教版选修6)1.下列结论均出自《实验化学》中的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A.往新配制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用CCl4不能从中萃取出碘B.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C.镀锌铁皮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锌发生氧化反应D.食醋的总酸含量是指食醋中醋酸的总物质的量浓度解析:选D。食醋中含有醋酸等有机酸。食醋总酸含量是指每100mL食醋中含酸(以醋酸计)的质量,也称食醋的酸
2、度。2.在镀锌铁皮的锌镀层厚度的测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过早判断反应终点B.过迟判断反应终点C.锌在酸中溶解后,铁皮未烘干就去称重D.在测定铁皮的面积时测得面积比铁皮的实际面积大解析:选B。过迟判断反应终点导致部分铁溶解,m1-m2偏大而引起结果偏高。过早判断反应终点、铁皮未烘干就去称重则使m1-m2偏小而引起结果偏低。3.(2011年厦门高二检测)已知锌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产生H2。某同学据此设计了测定镀锌铁皮镀层厚度的实验方案,将单侧面积为S、质量为m1的镀锌铁皮与石墨用
3、导线相连,放入6mol·L-1NaOH溶液中,当石墨棒上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取出铁片用水冲洗、烘干后称量,得质量为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设锌镀层单侧厚度为h,锌的密度为ρ,则=hB.锌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锌和石墨形成原电池,外电路中电流从锌流向石墨D.当石墨不再产生气泡时,应立即取出铁皮解析:选AD。镀锌铁皮与石墨用导线相连,放入6mol·L-1NaOH溶液中,构成的原电池中,锌为负极被氧化而溶解,石墨为正极,当石墨棒上不再有气泡(氢气)产生时,锌溶解完毕,因此应立即取出铁皮,否则,铁和石
4、墨构成原电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吸氧腐蚀,引起实验误差。-10-用心爱心专心4.利用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性质,通过实验(如图所示)比较加入苹果汁和橙汁的多少来确定它们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在实验时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A.实验时必须向两烧杯中同时滴加液体B.淀粉碘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必须相等C.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必须相等D.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不用相等解析:选B。因为要比较加入苹果汁和橙汁的多少来确定它们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所以不必同时加入,滴数也不必相等,但碘的量
5、要相等,每滴果汁的体积也必须相等才能进行比较。5.(2011年无锡高二检测)“白铁皮”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是生产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镀锌层犹如铁皮的保护层,这层膜的厚度及均匀度也成了判断镀层质量的重要指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镀锌铁皮的厚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方案一:取三块镀锌铁皮(A、B、C,截自同一块镀锌铁皮),将镀锌铁皮A放入烧杯中,加入40mL6mol·L-1盐酸,反应时用玻璃棒小心翻动镀锌铁皮,待锌镀层反应完全时,立即将未反应的铁皮取出,洗涤、小心烘干、称量。将B、C重复上面的实验。(1)
6、锌镀层完全反应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检验铁片已经洗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及数
7、据处理如下,完成下列表格。(锌的密度为7.14g/cm3)数据记录数据处理镀锌铁皮长度/cm宽度/cm镀锌铁皮质量/g铁皮质量/g锌镀层厚度(单侧)/cm锌镀层平均厚度(单侧)/cmA5.004.904.4604.3134.201×10-4B5.105.004.4214.2674.229×10-4C5.205.004.6404.4674.660×10-4计算镀锌铁皮锌镀层平均厚度(单侧)________cm。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地方可能有哪些(任意列举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已知锌与强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