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 作文预测30题(材料 审题 立意 优秀范文 范文评析)根据名言警句写作文素材.doc

2013年高考语文 作文预测30题(材料 审题 立意 优秀范文 范文评析)根据名言警句写作文素材.doc

ID:56603247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9

2013年高考语文 作文预测30题(材料 审题 立意 优秀范文 范文评析)根据名言警句写作文素材.doc_第1页
2013年高考语文 作文预测30题(材料 审题 立意 优秀范文 范文评析)根据名言警句写作文素材.doc_第2页
2013年高考语文 作文预测30题(材料 审题 立意 优秀范文 范文评析)根据名言警句写作文素材.doc_第3页
2013年高考语文 作文预测30题(材料 审题 立意 优秀范文 范文评析)根据名言警句写作文素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语文 作文预测30题(材料 审题 立意 优秀范文 范文评析)根据名言警句写作文素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高考作文预测30题:根据名言警句写作文摘要:2013高考作文预测30题:根据名言警句写作文。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少于800字。不得宿构或抄袭。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

2、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

3、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  比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道作文题所给材料就是一句名言,审题时抓住名言中的关键词“光明和阴影”,从中悟出“光明”的比喻义“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由此

4、入手,该材料作文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立意了。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

5、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本道作文题有两则名言,在名言之后,命题者用“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这一关键性问句,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我们可以循着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

6、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抓住第一句名言中的“绝顶”可立意为:从山顶看,美尽收眼底。依据一些诗句可以思考某些深层内涵:从山顶看,是为了“欲穷千里目”,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就会感受世界的美好;从山顶看,可“一览众山小”,就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则“不畏浮云遮望眼”-4-,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美。  也可以抓住第二句名言中的“半高处”立意: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半高处有余地,留有美好的想象和向往,而不是一览无余。在文学、艺术上,半高处则表现为含蓄。

7、文学艺术留白,可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如果把“半高处”比喻人生的旅途中,那么,我们会明白“美在途中”。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  其实,从山脚看,也可感受世界的美好。观察事物往往取决于人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则目中无人,有了有色眼镜,何谈世界的美好?那么,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笔下“知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才能从事物的根基上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好。  还可综合两则名言立意:从山脚、山腰、山顶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8、”,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佳作示例】  人生何处不精彩  李文烽  爱默生有言:“生活难,难就难在选择。”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尼采却觉得站在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人生也如登山,无论是半高处或是顶峰,只要努力攀登,同样会收获精彩!  他站在了半高处,没有奖牌,却赢得了掌声……  在伦敦奥运会上,来自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