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566383
大小:8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8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案新人教版知识与技能:1、了解本课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2、研究文中反问句,理解其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语言,锻炼学生思维能力。2、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把握文章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1、导入新课: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
2、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2、欣赏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谈谈观后对大自然的感受。学生观看多媒体图片。3、出示目标。4、预习检测:①、本文选自《》,作者________。②、生字正音:咫尺鲲鹏斥鴳蓬蒿挖掘狼藉佳肴硕大深邃混淆相形见绌二、课内探究:1、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整体把握课文。点拨: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
3、、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进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即作者思想观点的总结。2、合作研讨,揣摩语言: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⑴、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
4、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含义: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⑵、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含义: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⑶、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含义: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⑷、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着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
5、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作用: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3、精讲点拨,拓展延伸: ⑴、思考: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
6、然”? 归纳:这是针对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提出的。人往往提出要征服自然,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招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归纳: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虽存在形式不同,却相互平等。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爱护我们自己。 ⑶、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你拟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语,向人们发出呼吁。示例参考:1、保护绿化,人人有责。2、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
7、家园。3、绿色让我们快乐,让世界美好。4、净化空气,美好环境,从我做起。5、绿色是生命的源泉,植绿护绿就是保护我们自己。6、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呵护我们的明天。课堂小结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球对环境问题也日渐重视。在我们的身边也处处存在着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身边事,关注环境,树立环保意识。有句话说“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发笑”,人类在自然面前该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力量?教后小结: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