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课件.ppt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课件.ppt

ID:56473927

大小:1.48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6-19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课件.ppt_第1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课件.ppt_第2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课件.ppt_第3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课件.ppt_第4页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统计与图概率中的内容。有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二、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关于这一内容的具体目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2、单元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

2、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3、教学重点:(1)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2)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4、教学难点:(1)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2)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四、编排形式、内

3、容及知识点。⑴简单的数据分析。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⑵求平均数。变化:义务教材:在六年制八册安排了“求平均数”的内容。没有单独安排“数据的分析”内容,对数据的分析是融入在统计图表的学习之中的。课标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安排在第一学段教学。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由于横向条形统计图在统计报表中经常出现,所以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它和纵向条形统计图在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有时为了版面安排的需要,才把横纵和纵轴的位置进行对

4、换,条形的方向也相应发生变化。教学时可以直接呈现横向条形统计图,把重点放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预测能力,以及横向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上。在这个统计图中,仍然采用学生已经学过的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方式,教材上提供了品牌A的条形作为范例,让学生涂出其他品牌的条形。学生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加以掌握。五、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本节课解决的数学问题:这个统计图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统计图有哪些不同?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对比观察得出:1、条形图横着放了。2、横纵轴交换了位置,横轴表示了数量,纵轴表示了品种名称。3、A、B、C、D组的

5、数量没有变化。4、条形由竖着放变为横着放,样子变了,内容没变。这就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分析、预测信息:仔细观察这个横向的统计图,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数学问题?通过观察矿泉水销售量的统计图来给他们决策一下,下次进水应多进哪种矿泉水?少进哪种矿泉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统计图,绘制后展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时学生发现,如果每格表示较小的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不美观;如果每格表示10个单位或20个单位,虽然画的格数少了许多,但是从图中很难直观的看到每个同学身高的差别。这时可以让学生继续探索或教师帮助,发现“锯齿形”统

6、计图的妙处。从而明确: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例1例2内容分析:过去“平均数”的教学是放在应用题教学范围内,教学的重点一般放在求平均数的方法上。现在放在统计中教学,重点要转移到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及其在统计中的作用。因此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例2是使学生认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因此是可以用于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种统计量。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通过直观演示或操作学具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可以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它不是一

7、个实际存在的数量,而是反映这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数。并要注意培养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估计和判断的意识,例如例2中开心队的身高按顺序排列是142、143、144、145、146(厘米),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不用计算就可以判断是144厘米;至于平均数的求法,根据平均分用除法计算进行知识的迁移,学生很容易掌握,可以不作为教学的重点。例1侧重于“移多补少”的方法、算式的方法求出平均数,没有解决为什么要求平均数这个意图。例2反映的是平均数的意义,解决为什么要求平均数。但例2中的数据太大、太抽象,不利于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基于以上考虑,对教材可以稍加修改:把

8、例1中的小组改成2组,如一组有3人,另一组有4人,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