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学 第四章 自发磁化的交换作用理论.ppt

铁磁学 第四章 自发磁化的交换作用理论.ppt

ID:56420571

大小:2.36 MB

页数:67页

时间:2020-06-17

铁磁学 第四章 自发磁化的交换作用理论.ppt_第1页
铁磁学 第四章 自发磁化的交换作用理论.ppt_第2页
铁磁学 第四章 自发磁化的交换作用理论.ppt_第3页
铁磁学 第四章 自发磁化的交换作用理论.ppt_第4页
铁磁学 第四章 自发磁化的交换作用理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磁学 第四章 自发磁化的交换作用理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四章自发磁化的交换作用理论“分子场”理论能成功说明了铁磁体和反/亚铁磁体的自发磁化原因及其与温度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高温顺磁性规律。但是最致命的缺陷就在于它仅仅是一个唯象理论,未能触及“分子场”的本质。量子力学建立后,在讨论自发磁化的起因时,认识到分子场的本质是原子中电子及相邻原子之间电子的静电交换作用。这种静电交换作用和经典的库仑静电作用不同,纯属量子效应,即由电子的全同性和Pauli原理显现的特性。铁磁体与反铁磁性中都存在磁有序铁磁体的磁结构具有多样性。量子理论在说明自发磁化时,相应提出了不同的交换作用模型海森伯交换间接交换RKKY交换S

2、-d交换所有量子力学理论在说明磁有序问题时,都以交换作用为基础,它是出现铁/反铁/螺磁性的根本原因。1.海森伯交换模型交换作用模型最早由弗兰克尔与海森伯先后独立提出,但海森伯对铁磁性自发磁化进行了详细研究,故通称海森伯交换模型。该模型得到的定性结果可以说明铁磁性存在自发磁化的基本原因,同时还讨论了Ms—T关系,结果与经典理论相同。2.间接交换模型又名Anderson交换模型。20世纪30年代在氧化物中发现了反铁磁性自发磁化;1934,Kramers给出间接交换模型来说明出现反铁磁性磁有序状态的本质;1950,P.W.Anderson详细讨论了反铁

3、磁性的问题。3.RKKY交换模型Rudeman,Kittel,Kasuya,Yosid交换模型。20世纪50年代,Rudeman与Kittel为说明Ag核磁共振线宽增宽现象,提出导电电子(s电子)为媒介,在核自旋之间发生交换作用的模型;后来Kasuya和Yosid在此模型基础上研究Mn-Cu合金核磁共振超精细结构,提出了Mn的d电子与导电电子间有交换作用,使电子极化而导致Mn原子中d电子与近邻d电子的间接交换作用。在进一步对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磁性研究中,发现用s-f电子交换作用模型可以成功地说明了稀土金属的磁性。4.s-d交换模型金属磁性材料中磁

4、性原子磁矩非整数,且与孤立原子相差很大。Fe:2.21μBCo:1.70μBNi:0.606μB为此,有人提出s电子和d电子之间存在交换作用(s-d交换),但这种模型会导致过渡族金属具有反铁磁性。目   录§4.1交换作用的物理图象§4.2海森堡交换模型§4.3间接交换作用§4.4稀土金属自发磁化理论第四章自发磁化的交换作用理论§4.1交换作用的物理图象一、氢分子交换模型如果两个氢原子核距离R很大,则可以近似地认为是两个孤立的无相互作用的原子,体系能量为2E0如果R有限,原子间存在一定相互作用,则体系能量就要变化,其体系哈密顿量(Hamilton

5、)为ab12Rr12rb1ra2rb2态叠加原理:如果φ1、φ2是体系的可能状态,那么它们的线性叠加ψ=C1φ1+C2ψ2也是这个体系的一个可能状态。体系波函数用单电子波函数线性组合。组合形式:体系波函数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求得基本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用其共轭复数函数和分别乘(4)式两边,并对整个空间积分,则其中∴电子1在原子a周围和电子2在原子b周围的几率电子1在原子b周围和电子2在原子a周围的几率和不同时为零则体系能量相应地即平均来说,每一个电子在核a或核b周围的时间(几率)是相同的。令将(8)代入(3)式,则同为正、负说明:①K的物理意义:第一

6、项为两团电子云相互排斥库仑位能(>0)第二、第三项原子核(a、b)对另一电子(2、1)吸引作用的库仑位能。②A的物理意义:没有经典对应,系量子力学效应,来源于全同粒子的特性,即电子1和电子2的交换。这种交换电子云只出现在电子云a和电子云b相重叠的地方。因此第一项是两团交换电子云相互排斥作用位能,第二项表示核a对交换电子云的作用能乘上重叠积分S*[]第三项与第二项类似,A是电子之间、电子和原子核之间静电作用的一种形式,称为交换能或交换积分,它是由于电子云交叠而引起的附加能量。显然,式(9)中两种状态的能量差与A有关。二、基态能量和电子自旋取向关系由

7、于电子是费米子,服从Fermi-Dirac统计,在考虑两个电子的自旋取向后,其反对称波函数有如下四组:本征值Eg=ES总自旋量子数σ=0(↑↓)σ=0(↓↑)σ=1(↑↑)σ=-1(↓↓)由于氢分子中电子交换能A<0∴ES0,则可能出现自旋平行取向的基态,导致自发磁化。下面进一步分析出现自发磁化的可能条件:两个电子耦合后总自旋算符:本征值有两个----0,1由前两项为常数其本征值Eex为交换作用能⇒交换作用算符上述两式所表示的交换作用能项,纯与量子力学中P

8、auli原理和电子全同性有关,而无任何与经典力学可对比之处。由于交换能,即由静电相互作用所引起的那部分系统能量,使体系附加了对总磁化强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