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135840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0
《高中语文《项脊轩志》别解素材 粤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脊轩志》别解笔者备课时查阅相关资料,许多文章都从“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入手,认为写“喜”是为了写“悲”,或者用清人梅曾亮“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来概括此文。但笔者反复研读,总觉得归有光的情感中还有一种成分没有引起注意,这就是归有光苦苦追求功名的喜与悲。捕捉字里行间隐藏的作者这种复杂心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赏析归有光这篇代表作。先从《项脊轩志》这一书名的出处说起,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经居住在太仓县项脊泾,年轻的归有光不仅把“项脊”用作自己的书斋名,而且用作自己的别号——归有光自称“项脊生”。这一
2、方面我们可以理解成有追念祖先的意思,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归有光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从“项脊”两字字面意思理解,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项脊轩志》的第三小节这样写道:“迨诸父异爨,门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作者这一段语言充满了忧虑、悲哀和厌恶的色彩,家道没落,家族不是发展壮大,向外扩张,而是内部割据。年轻的归有光尽管怨恨却也无奈,这更加深了他要勤奋读书考取功名的念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家族的面貌,才会有新的气象
3、出现。而第三小节的后半部分,老祖母“顷之,持一象笏至”,望孙成才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他日汝当用之”的殷切期待对当时的归有光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更坚定了他的志向。在第四小节最后一句“殆有神护者”后面,编者删掉了一段,原文是: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在原来的教参和现在的《教师教学用书》中,都理解成“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和盘
4、托出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我认为这误解了归有光原文的内容,世人不了解归有光,可能还把他看成坎井之蛙,但归有光虽身处陋室,却自谓“有奇景”,把自己比作未成名时的“蜀清”和“孔明”,并非“自我解嘲”,而是嘲笑别人“燕雀”不知“鸿鹄之志”,并且,作者年纪当时也只不过十八九岁,应试的失利尚没有打击他的年少气盛,他对明天的“奇景”满怀自信。关于《项脊轩志》的写作时间,一般人认为,正文是在归有光十八九岁时所写,附记是30岁以后补写。卫新先生在《语文学习》2000年第5期上曾撰文《归有光何时写〈项脊轩志〉》专门论证了这个推
5、理,但是附记究竟是归有光哪一年写的,卫新先生认为“根据现有的材料无法准确判断”。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写道:“附记当作于35岁迁居之前,可能是迁居前由于翻检书箧,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因而补写的。”笔者认为,应该还有一种可能,即是归有光35岁终于中了举人后,整理迁居时,补写了附记。2专心爱心用心归有光35岁才中举人,这对博学多才的归有光当然是不公平的,归有光考运很糟糕,在中举人后,又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直到60岁才中进士。我们无从查考归有光是考了多少次才中举人,但从35岁的年龄来看,他一
6、定是经历了不少回的挫折。因此,35岁终于中得的举人,既让归有光心里不是滋味,又给了归有光新的信心和希望,甚至是“中年得子”般的欣喜,否则,就不会有考进士考到60岁的矢志不渝。从这样的猜想来看他补写《项脊轩志》附记时的心态,我们对文中的“喜”与“悲”就有了新的解释。尽管尚称不上功成名就,但毕竟迈出了攀登功名的第一步,回头看看自己十八九岁时所写的文章,“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时光让他记忆犹新,此时的归有光既怀念又感激那一段美好日子;母亲和祖母的关爱与期待曾使他回想时大放悲声,今天,终于算是给了她们的在天之灵几
7、分慰藉;昔日被人视为“坎井之蛙”的日子即将结束,归有光已看到了“奇景”的曙光。此时重读项脊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这一句,归有光觉得不仅仅是作为书斋的项脊轩历经沧桑而不毁,作为精神支撑的项脊轩也在他心中永不言败。嘱托“他日汝当用之”的老祖母去了,问“儿寒乎?欲食乎?”的母亲去了,“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妻子也去了,但项脊轩依然还在,作者博取功名的壮志没变。作者在考取举人后回到故居告慰亲人,也是勉励自己。如果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象征着作者的小有建树,那么作者在向亲人们宣誓,他日他
8、一定会让他自己的功名事业根深叶茂,庇荫子孙。我们无从查考归有光在补写附记时是否修改了正文,但是,作者重续旧文应该有感而发,并且必将此时与彼时的情绪相衔接。我以为,情绪的内核便是归有光对功名不懈的追求。2专心爱心用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