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孔庙及其社会价值.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OI:10.13514/j.cnki.cn14-1186/k.2006.04.006CANGSANG历史研究孔庙及其社会价值孔祥雷摘要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场所遍及全国各地,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以孔庙为载体的孔庙文化以其独特的丰厚内涵,在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具有研究和开发价值。关键词孔子孔庙祀孔社会价值孔庙是古人祭祀孔子的地方,亦称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如荼。元大德六年(1302)至大德十年(1306)在京师(今北京)建师庙、文宣王
2、庙等。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孔庙的功能已造专供帝王祭孔的庙宇。至元大德十一年(1307),武宗加封孔子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封号在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征。孔庙的存在,体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明朝前期,尊崇孔子有加,祭祀乐舞、祭物升用天子之仪。宪宗时更规定,天下学校孔子庙庭所在,凡遇门者下马[4]。明嘉靖一、孔庙的历史八年(1529)世宗革去孔子王位,下诏改孔子封号为“至圣先师”,借以显现君权。孔庙的建造始于孔子故里曲阜。公元前479
3、年,中国伟大的至清代,孔子及儒学思想在政治中居于崇高地位。清世祖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去世。据《左传·哀公十六年》记载,孔子殁后以京师(今北京)国子监为太学,建文庙。顺治二年(1645)春正月丁未,顺治皇帝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5]。之后,从康第二年,鲁哀公尊孔子为“尼父”,命令将孔子故里故宅三间改作庙堂,岁时奉祀,此为孔庙之始,也是本庙。西汉以后,孔子的地熙皇帝到末代宣统皇帝,每任皇帝登基前都要亲临国子监辟雍位与日俱增。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亲临曲阜,“以太牢祠讲学一次,并在大成殿书匾高悬。乾隆年间,
4、将正殿及庙门屋顶焉”[1],首开帝王祀孔先河。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追谥孔改换黄琉璃瓦,升朱熹、有子列十哲位,成十二哲之数。特别是子为褒成宣尼公。东汉桓帝元嘉三年(153),桓帝下诏修建孔庙,光绪三十二年(1906),孔子之祭由中祀升为大祀,把祭孔规格设专人管理,此为曲阜孔庙由家庙向“国庙”演变之始,初步奠定推到顶峰。了孔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在中国寿终正寝,与科举制南北朝时期,孔庙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北魏太和初度相关的孔庙也日渐衰落,成为历史的遗迹。始建于民国十五年
5、,孝文帝下诏全国各郡县学均祀孔子,从此确立了国家在学校年(1926)的哈尔滨文庙是迄今为止我国大陆上最晚兴建的一内祀孔的礼制,也为孔庙与学校的合而为一奠定了基础。太和十座孔庙。三年(489),孝文帝“立孔子庙于京师(今山西大同)”[2]。这是在中国历史上孔庙的确切数目尚无统一说法。但可以肯定的孔子故里曲阜以外建立的第一个孔庙,此后孔庙逐步遍及华夏是,宋元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只要是国家设立的县以上大地。北周、梁朝、北齐等都建立过孔庙,北齐太祖高皇帝始诏封行政区域均设有孔庙。据统计,至清末,全国的府、州、县设
6、立的孔庙数量达1560多处[6]。孔庙不仅存在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世孔子为“素王”。到唐代,各地孔庙有了进一步发展。唐高祖于武德二年界各地。尤其清中叶以后,中国孔庙跨越国界,在东亚、东南亚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有建立。(619)下诏国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此后,“庙学合一”成为定制。贞观元年(627),唐太宗诏令“天下学皆立周公、孔子庙”。后来又停周公祀,专祀孔子,尊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二、孔庙的建筑布局先师,“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以左丘明等二十二人配享[3]。诸儒从祀孔子的礼制由此开始。唐
7、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追祀孔孔庙是由皇帝下令统一修造的,所以要遵守共同的规制。子为“文宣王”,祭祀用宫悬之乐,夫子像披王者之服,面南而坐,曲阜孔庙是全国各地孔庙的本源,地方孔庙形制依循曲阜孔享用最高礼遇。孔庙开始被称为“文庙”。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太庙。各地修建的孔庙一般以当地的地名冠在孔庙二字前作为名祖郭威于广顺二年(952)追封孔子为“至圣文宣师”。称,如北京孔庙、德阳孔庙等。地方孔庙规模可大可小,并可按宋元时期,对孔子的封谥进一步升级,孔庙也得到大的发环境地势对其建筑有所变更,但形制必须规整,建筑群落一
8、定展。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五要和谐、协调。年(1012)改封为“至圣文宣王”。北宋末年,金兵入主中原,孔子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殿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整个建筑四十八世衍圣公孔端友及其叔父孔传等携带吴道子所绘孔子像均衡对称,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各地孔庙建筑一般可分和子贡手摹的孔子夫妇楷木像,随朝廷南渡,避难于浙江衢州,为前导、主体、后部等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