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教学设计.doc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doc

ID:55927881

大小:17.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5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气环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气环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教材分析: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

2、学中的难点内容。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

3、限,未能成功。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教学过程: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

4、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A组的导学内容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B组的导学内容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

5、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向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C组的导学内容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D组的导学内容总

6、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板书设计]大气环流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课程反思:《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

7、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本节课有两个突破点: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

8、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胡银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