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84438
大小:7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3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设计碧江中学梁秀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进一步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⑵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⑴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⑵学会搜集资料,提高对信息的获取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渴望热情,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⑵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
2、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理解物质的两种性质。教学难点:物理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教学过程】主导活动主体活动设计意图化学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知道,大到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变化。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认识物质的这些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使人类的生活得到进步和提高。下面我们观察几个小实验。 演示实验: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过渡) 学
3、生倾听,思考,举例: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放热等。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实验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心情,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探究,激发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通过答抢,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
4、的方法。下面请大家再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演示[实验1—3] 演示[实验1—4]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描述吗?请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描述:1.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2.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师生共同归纳以上前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后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
5、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出示图片: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描述实验现象; 倾听。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一、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二)化学变化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
6、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观看思考,并举例。 学生回答。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体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掌握概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 出示练习[引入]化学是研究物
7、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演示实验:观察氧气、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讲解: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回忆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哪些知识? 观察、归纳、比较两物质性质的异同,归纳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概念。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