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程晓娟识字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识字教学美林镇中心校程晓娟内容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识字教学这部分内容,做以两点实践体会之谈.一是“以奇功成”,主要是抓住学生“好奇心、荣誉感、成就感”比较强的心理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就要以此为突破口,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加以适当的进行鼓励性教学.另一点是“一导两得”,重点是在课堂中,既然教师是一位倡导者、引导者,就要发挥“导”的作用,确实做到导得恰如其分,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发展。笔者在叙述中主要是以“锲”字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时,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想象、足够的时间去演说,使其尽可能的去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其中,也促进了“以奇功成”与“一导两得”的合理结合运用,使
2、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效果会更好。通过实践发现确实能提高学生的演讲、习作的能力,可谓是一方引导多方收益.况且在课堂中能真正的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去思考问题、兴趣盎然中去消化知识.识字教学第一学段的重点教学.同时也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与写字的开始.识字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习作和阅读程度的高低,同时也会制约到学生以后学习能力的提高。据《小学心理学》中介绍到“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伊始阶段、儿童智力得到开发的最佳时机”因此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拓宽识字渠道、积极探索省时、高效的教学策略,同时注重识与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
3、识字的能力。对此,笔者有以下点滴实践之谈:(一)以奇功成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对小学生的识字教学也是如此,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荣誉感、成就感。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发挥良好的点拨,引导的作用,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创造性的识字。如:《两只小狮子》一课中的“棵”字教学。在随课文识字时教师出示“棵”的生字卡片师:谁能想出好办法记住这个字?(生独立思考)生(指名汇报):左边是个“木”,右边是个“果”。生:“木”和“果”和在一起就是“棵”。
4、说得很好、很有意思。那位同学还有其他的见解呢?更好的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生:一棵树上结满了果子。生:不对!“果”在“木”的右边而不是在“木”的上面。这几位同学说得都很精彩,太棒了!但是,对刚才的问题还是有些疑问,该怎样说一说呢?小结(生来完成):树的右边长满了果子。遵循儿童认识规律,链接“前期经验”,拓宽识字渠道,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物,依照老办法“满堂灌”“机械背”学生定会觉得索然无味,这样的识字只能是迎接以前的应试教育的那张考卷,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习惯的培养都会带有很强的约束力度,从而会南辕北辙----始而起反,这也是一种高消耗低效的状况。因
5、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兴趣盎然中学习识字消化知识。(二)一导两得教学是一种双边性的活动。教师与学生要各尽其责,在课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会把握时机“在课堂里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尽量发挥出他们的奇思妙想、让学生多维度的去思考理解识字的方法,禁忌不能束缚学生的发展空间”。如:“锲”字的教学师出示在课前准备好的教具‘锲’字卡片师:给同学们一点时间。那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最好的记忆“锲”字的方法?(生独立思考师巡视)汇报成果生:“大”字头上拥有在“丰”收季节使用的一把由“钅”属制成的大“刀”。师:这位同学的想法很
6、奇特,还有其它看法吗?生:在古时候,有一位姓“钅”的老“大”爷,他肩膀的右边扛着一把镰“刀”向他家房子左边的那块“丰”收田走去。生:我认为他们说得不够明白,应该先说他的结构,在说明故事会更好些。师:那我们请这位同学完整地说一次吧?(大家齐说“好”同时鼓掌)生完整的叙述一遍很好!这位同学讲得太精彩了!大家认为呢?再次鼓掌随着掌声这个字的学习而结束,学习其它知识。在这里教师只提供了一张卡片,让大家无拘无束的去思考、去大胆的回答。笔者认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学生的口语交际、习作水平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与训练,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的特点作“文章”,从学生喜欢受到称赞、表扬这一突破口入
7、手,让学生在得到成就感的同时进行‘识字’学习。这样学生在教师的‘一导’之下可是双利全收哦!且能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步入学习,在学习中欢快的消化知识。虽然如此,识字教学也要有“量”而限定。《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低年级的识字量达到1800个左右,识字任务比较重,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多为孩子着想,为了孩子的一切。以上便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对识字教学的一点感悟之叹,因笔者能力有限,望敬请加以指导,笔者定虚心接受“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参考文献:《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