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9.doc

二年级下册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9.doc

ID:55429884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3

二年级下册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9.doc_第1页
二年级下册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9.doc_第2页
二年级下册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9.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9.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年级下册单元解读及教学建议二年级下册与前几册有所不同,承担了向中年级过渡的任务。我们既要落实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又要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上为第二学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们要带着孩子去哪,这个教学目标一定要系统、明晰。即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究竟要让孩子掌握哪些知识,积累量达到多少,形成哪些能力?我们将继续以单元为单位,将年段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单元目标,提出具体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有效的教学路径。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在引导孩子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更重要的是学习语言,提升语文能力。曾经说过,当

2、文本被选入教材之后,它的原生价值就变更为教学价值。所以要做敏感的语文教师,特殊的语言现象绝不放过。低年级教材的特殊性表现在──课后练习除了“朗读课文”“抄抄写写”几乎没有其他,这更考验了教师用教材教的能力。在解读课文时,要练就语文教师的慧眼。例如,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在表达上有何特点?如何体会?如何学用?层次分明的语段如何训练概括能力?怎样依据文本特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能否捕捉到一些宝贵的练笔机会?用教材教,就不仅仅围绕课文内容打转,更把目光关注到语言、关注到语文的工具性上,真正回归到语文教育的本真上来。2.低段并不“小”,大语文观更要

3、树立。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底。语文学习习惯、生活中学语文、坚持日有所诵等意识都需要一步一步培养,丝毫不可懈怠。3.开启课外阅读的重任责无旁贷。阅读滞后,很有可能会错过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期,尤其会错过培养孩子母语情怀的黄金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我们一定要为孩子开启阅读之旅,让孩子感到“书是甜的”。不要等待学校、等待社会创造条件,从现在开始,要善于运用零星的时间,主动读起来。设法解决读物(班级交换)保证时间(每天半

4、小时)定期召开读书会。本学期要求必读两本书。书目推荐《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神奇校车》《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保底要求自选两本。要重视读的质量,后续的读书兴趣,读书的收获。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的感触是,多写能促进表达,但多读一定能提升表达。所以,读书活动一定要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4.一定要实现积累与运用并行。大家比较重视积累,但忽视运用。积累转化为运用的途径就是语文实践。提示注意三点:第一,每篇课文学完后,要采用恰当方式,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第二,阅读中反复诵读和品读的点,要让学生通过情境性填词

5、、造句等模仿性练习强化积累下来。第三,精心设计运用语言的书面练习,尽量多样和开放。如:22课《我为你骄傲》P102,有一段写道:“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的向她道歉”。敏感的老师立刻会捕捉到训练点,进行写便条的课堂练笔,训练学生写清事情经过、表达真诚的歉意。既深入理解课文,又独立运用语言,还学习了留言条的写法,可谓一石三鸟。5.识字教学要突出重点。二年级孩子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学中要尽可能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自主识字,突出识字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识字方法也要视教学情况或集中

6、识字,或分散在课文中进行。强调语境,重视复现巩固。写字教学要重视发现规律,抓住重点,示范写典型字,教给规律,追求举一反三的效果。如第一课9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前面6个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后面三个是左右同宽的字,其他课后要书写的生字都是按一定规律编排的,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书写规律,教师辅助提炼,触类旁通。6.写话教学应给以足够重视。不能只依赖于单元写话,日常练笔要加强,听写、仿写、抄写、课堂素描、校园记事、单元卷中的看图写话,要持之以恒,注意养成写后修改的习惯。二年级下册的表达应与中年级相衔接,语句通顺连贯,表达流畅,有运用词语的

7、意识,开始学习分段表述,每次写话不应少于220字,这是保底要求。最后送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教育的困境总是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面目出现,而在我们的教育智慧面前,又总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圆满结局。希望我们多想办法,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或说语文成长奠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