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意不断 点频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意不断亮点频现----2010年福建省高考试题赏析许晓进福建安溪第八中学3624022010年福建夏季高考已悄然落下帷幕.笔者所在的是泉州市一所农村二级达标学校,生源情况算是居于我县第三吧。我校经过辛苦的收集整理,得出了每个学生的成绩,以下是我校理科的质量分析情况:数学6班7班8班9班10班11班12班15班16班年段数学最高分124128124125129130123122117 平均分94.589.586.587.889.988.287.797.997.291.0(一)2010年福建高考试题的几点看法数学卷延续了20
2、09年福建卷的特点,坚持以能力检测为主导,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在考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对考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突出了数学学科的特点,贴近教学实际,既注重全面,又突出重点,重视知识内在联系之余,强化对中学数学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试题对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考查,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数列、空间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统计与概率等主干知识的占分比例在文理科中约为87%。一、试卷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试卷注重数学的学科本质,关注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既考查了数
3、学知识在学科内的应用,如文10、文12、文20、文22、理8、理9、理18、理20等题都突出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本质含义的考查,又考查了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文9、文21、理13、理19等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实际,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1.(理科第8题)设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平面区域是与关于直线对称,对于中的任意一点A与中的任意一点B,的最小值等于()A.B.4C.D.2本题考查不等式中的线性规划以及两个图形间最小距离的求解、基本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的应用,考查了转化与化归能力。答案:B解析:
4、由题意知,所求的的最小值,即为区域中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的两倍,画出已知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可看出点(1,1)到直线的距离最小,故的最小值为,所以选B。2.(理科第9题)对于复数,若集合具有性质“对任意,必有”,则当时,等于()A.1B.-1C.0D.本题属创新题,考查复数与集合的基础知识。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取,所以,选B3.(文科第10题)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若所得图象与原图象重合,则的值不可能等于A.4B.6C.8D.12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周期、图象变换等基础知识。答案:B解析:因为将函数
5、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若所得图象与原图象重合,所以是已知函数周期的整数倍,即,解得,故选B。二、创新性问题源于基础知识试卷中设计了适量的创新性问题,考查考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文12以集合、不等式为载体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10、理15,考生需要经历对所给概念或关系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抓住问题本质后方可利用函数图像与性质等知识经历推理论证等探究过程;文16,考生要在观察所提供的三角函数式系数关系的基础上,经历尝试、归纳、猜想与推证的过程。这些创新性问题的设计都源于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新”而
6、不怪、“新”而不难。4.(理科第10题)对于具有相同定义域D的函数和,若存在函数为常数),对任给的正数m,存在相应的,使得当且时,总有,则称直线为曲线和的“分渐近线”.给出定义域均为D=的四组函数如下:①,;②,;③,;④,.其中,曲线和存在“分渐近线”的是()A.①④B.②③C.②④ D.③④本题从大学数列极限定义的角度出发,仿造构造了分渐近线函数,目的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需要抓住本质:存在分渐近线的充要条件是时,进行做答,是一道好题,思维灵活。答案:C解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存在分渐近线的充
7、要条件是时,。对于,当时便不符合,所以不存在;对于,肯定存在分渐近线,因为当时,;对于,,设且,所以当时越来愈大,从而会越来越小,不会趋近于0,所以不存在分渐近线;当时,,因此存在分渐近线。故,存在分渐近线的是选C5.(理科第15题)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满足:①对任意,恒有成立;当时,。给出如下结论:①对任意,有;②函数的值域为;③存在,使得;④“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的充要条件是“存在,使得”。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本题通过抽象函数,考查了函数的周期性,单调性,以及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不大。答案:①②④解析:,正确;
8、取,则;,从而,其中,,从而,正确;,假设存在使,即存在,又,变化如下:2,4,8,16,32,……,显然不存在,所以该命题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容易知道该选项正确;综合有正确的序号是.三、试卷以探究性问题为载体强调高考对考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潜能的关注,力图使得试卷的选拔功能得以全面体现。如文12、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