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304764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9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说课M.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说课稿一、说教材:《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苏教版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的一篇课文。文明的对话是一个亘古以来就不断探讨的问题,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的发展,全球化趋势加速进行,在推动人类文明的共享的同时,也凸显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能把他们看做是不可调和的,应该在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异质文明,推动各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开展文明对话,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繁荣。本专题主要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共有“审视传统”“认识和沟通”“拿来与接纳”三个
2、版块。《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本专题第一板块“审视传统”唯一一篇课文。它是一篇学术论文,文章阐释了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分析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文化传统的的两重属性,指出了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揭示出文明的对话的作用。从表述方式的角度看,本文又可以看成是关系型议论文,本文将分别解说和综合解说结合起来,富有辨证性。学习此文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化传统的两重性,明白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和文明对话。二、学情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逻辑思维欠严密,同时对语文学科不够重视,他们习惯于被动地做
3、题,尚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对于高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本文所涉及的学术内容,是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因此,文章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教师应努力将上课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三、说教学目标及重点和难点:于以上对专题教材和教法学法的分析分析,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我把教学目标设置为:①认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内涵及其意义,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和联系。②了解关系型议论文的写作,掌握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使
4、用和作用。③学会思考身边的文化现象,正确对待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传统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思考身边文化现象,学会辩证表达自己的观点。四、说教法: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感知文本。谈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发现学生理解上的疑问和难点。(二)研读文本。解读二三部分:理解两个概念,了解议论文的语言准确性以及论证的严密论证。解读第四部分:设计了两个问题:①这一部分论述了作者什么观点?是如何提出来的?课本p69第2题。②作者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
5、,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三)、拓展与延伸。从下列图片中任选一组,运用文本的有关论述,将每组图片综合起来思考,谈谈你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关系的理解。主要的教法有:1.对比。明确两个不同的概念。2.问题研讨法。3.拓展与延伸。谈谈你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关系的理解。4.写作。写小论文。五、说学法: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问题探讨的方式采用自主合作。1、自主学习探究法:2、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在个人的钻研的基础上,关于品味语言这一环节参与讨论,表达自我,倾听他人,学会分享和借鉴。3、练笔,撰写小论文。六、说教学流
6、程:预习:根据p69的4个问题进行自学。引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外以及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了分析。(一)感知文本。1.快速浏览全文,让学
7、生谈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发现学生疑问和难点。理由: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学生的问题巧妙地切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知道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这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2.从标题解读文本,梳理全文的观点与思路。传统文化形而下,习俗、服饰、生活习俗等,文化传统形而上,寓藏于传统和现实文化之中。理由:初步让学生了解本文的观点与思路,形成总体印象,这是阅读的第一步,为下面的深入研习做好铺垫。(
8、二)研读文本。1、解读二三部分①默读二三部分,完成下列表格。课本p69的第1题。 概念特性论述方法传统文化文化传统②作者是怎样阐述文化传统既稳定又变化的特点呢?严密论证即这部分的最后三个自然段为例,课本p69第3题。③反复吟诵这三节的首句,品味作者语言表达务求达到形象、生动。理由:这部分教学环节宜采用自主合作法,让学生筛选信息,在发散的信息中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