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王贞--说题稿.docx

数学-王贞--说题稿.docx

ID:55232718

大小:14.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6

数学-王贞--说题稿.docx_第1页
数学-王贞--说题稿.docx_第2页
数学-王贞--说题稿.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王贞--说题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减法验算》说题稿京博希望小学王贞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加减法的验算》问题,通过学习数学核心素养,我认识到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下面我准备从题目背景、题目分析、解题指导、变式练习、拓展探究、解题反思等方面进行说题。首先请看习题:加数524326被减数957320加数312106减数543431和497743差109278一、题目背景:本题出自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加减法的验算”自主练习第2题,属于第一学段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中的内容。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中已经学习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在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加减法。为后续学习《大数的认识》打好基础。此题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基础上进行练习,练习的目的一方面是巩固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另一方面是渗透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也就是加减法验算的理论依据。通过解答此题帮助学生分清在加、减法数量关系中哪个是大的数字,哪个是小的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二、题目分析:题目中要求分别求表格中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减数、被减数;学生已经学过的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有: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3、和;被加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在本题中,重点让学生推理并理解: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差=被加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本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难度,主要出现的问题如下:1、审题不清。2、找不准题目的数量关系式。3、容易加减混淆。因此我认为这道习题的重点在于学生理解加、减法算式中等量关系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小组讨论、简单的推理,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字之间的等量关系,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数

4、学素养。三、解题指导: 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在自己的探讨中,体会总结出不管用哪种验算方法,只要能验算出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就可以。在解决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了该题型的解题思路,做到实际操作与思考相结合。因此,在学生解题时,我会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指导学生完成习题:1、复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2、经历观察、思考后,引导学生发现以上等量关系式。认真审题,分析题目已给出了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的哪两个数,指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验算方法,运用知识“迁移”推出需要的验算方法,再带入数字进行解答。3、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已知量和未知量选择对应的

5、等量关系式进行计算。?+312=497524+106=?326+?=743957-543=?320-?=109?-431=2784、引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探究解决此类题目的方法与策略,举一反三,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四、变式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应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基于这样的目标要求,我将题目进行了如下变式: 变式一:你知道藏在█后面的数是几吗?450+█=615478+█=900█-97=724804-█=88变式二

6、:原有卖出还剩苹果250145梨21298香蕉10588桔子200105(单位:千克)五、拓展探究我根据此习题的问题结构特点,设计这样一个拓展探究题:一个数减去382,小明将被减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混淆互换了,结果算出了172,那么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设计这题的原因是因为它有值得学生去思考探究的因素,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分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训练来完成的。题目是通过隐含着的等量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从问题出发,明确解题目标,这道题的解题关键是要得到正确的差,首先我们要得到正确的被减数,根据“差+减数=被减数”算出混淆后的被减数,再

7、把互换的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还原,得到正确的被减数,再准确计算;希望学生经过解题过程能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 六、解题反思: 学生在解决这道题时,往往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只考虑到单纯的加法或减法的等量关系,解决此类题时,要让学生认真审题,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尝试着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找出隐含的等量关系及计算所需条件,计算需要哪些数据,如何找到这些数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该题型的解题思路;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如有困难,鼓励引导学生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得出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规范的解题习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