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729292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对新教材的点滴困惑和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新教材的点滴困惑与探究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然而,在实施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的过程中,广大的一线农村教师难免遇到一些困惑,借此机会,我把我中心校教师遇到的部分困惑及探究的经验提出来,以供同仁探讨:困惑一: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所谓教材,应该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以称为教材。而新课程则提倡以“圣经式”的教材观转向“材料式”的教材观。然而教材编写时往往只
2、能对学生做共性的考核,并且本教材是以大中城市为生活背景来提取教学素材,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认为作为一线的农村教师应该这样做:1.新旧教材进行对比,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新旧教材的数学体系知识结构相对稳定);2.整体解读,梳理教材脉络结构;3.精心阅读不同版本的教学材料;4.扬长避短,合理重组学习材料。由此,教师可用自己的思想统帅教材材料,并演绎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个人风格,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就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困惑二:怎样合理使用多媒体?新教材安排了较多的情境图,制作成课件教学图文
3、并茂、有声有色,使得教材内容生动逼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数学生活化的目标。但多媒体的使用有时不能真实地体现数学的本质,不能真正地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服务,这就要求在使用多媒体时必须掌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如;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教材意图借助长度单位这个现实为背景,来认识小数计数单位(进率关系),即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这个环节,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毫米的大小,进而感悟厘米与毫米的进率关系。有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厘米与毫米关系的所谓线段图,有的教师则利用课件被放大,让学生看得清楚,这样做
4、虽然能阐明厘米与毫米的关系,但对本教材毫米的本质认识这个重要环节不利,对学生在头脑中毫米的真实大小产生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因此,我认为:为了让学生看清楚,教师画在黑板上或采用课件放大须对学生说清楚,这也是对数学本质的一种缺失。之后,应该结合实际让学生体验毫米的大小,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工具,三角板(或直尺)来阐述理解厘米与毫米的关系,让学生从本质上体验、理解、掌握毫米的大小。这样,把多媒体在使用方面的缺陷,用生活化教学弥补,相得益彰,收到的教学效果或许会更好一些。困惑三:新教材给予教师足够的空间该如何去面对、
5、把握呢?旧教材教师根据例题就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而新教材给我们教师的自由空间很大,可以教浅显一点,也可以挖深一点,可以多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如:形体的教学中“体积公式的教学”,任务安排在五六年级(第二学段),主要是学习如何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以及组合形体的体积,接着把它们的体积公式统一为V=SH(圆锥除外)。然后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运用。到此为止,本知识点的教学任务似乎终止。然而,根据此形体的特征,其体积公式可以推广。如底面是环形(教材中有出现)、三角
6、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如:儿童积木--形体组合解法1:V长+V半圆柱解法2:V=SHS横截面=S长+S半圆柱又如:降雨量的测算--形体转换用底面直径和高都是15cm的圆锥容器测量雨量,雨停时容器正好装满水。解题思路:测算成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拓展:用一个口径为40cm的脸盆测量雨量,雨停时,里面的水深为8厘米,水的体积为6280立方厘米,求降雨量。其解题思路与上类同(即:测算成以口径为40cm的等积圆柱体。)通过知识的整合与延伸,可以与第三学段的三棱镜等知识接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维横向、纵向发展。总
7、之,在过去课改的教学中,困惑时时出现,将来也还会时时出现。但是,我们深信,作为一线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要能发现问题,只要我们虚心多向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努力探索与反思,最终会走出困惑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