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4065153
大小:3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13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朱阳二中张帅帅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充分把握时机,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主体性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这既是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在理论上似乎已是不言而喻的了。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惯性因素的影响,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那么简单。那么,妨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惯性因素有哪些?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现在的学生已不只满足于教师生动的讲解,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更多地则是要求参与教学活动,表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如果教师对此熟视无睹,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在过去教学中,妨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一、 教学观念重外轻内。所谓"外"指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
3、;"内"指教学的内在价值--教学完善个人精神世界的价值。多年以来的教育都是重视前者,忽视后者。二、 学目标过于偏狭。受教学价值观的制约,以统一的"模型化"目标要求所有学生:理解教师的激情、心境,学生要跟着老师的意愿走;教师一味的以自己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这就只重视了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受教育者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置个性发展于不顾,从根本上否认了学生的主体独立性和独特性。三、 教学模式简单。主要表现为: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师一味的“教教材”,一讲到底,学生只是旁听者,没有过多感官的参与,没有操作活动,没有现代化设备的应用。这就势必造成教学的枯燥乏味,学生的表现欲
4、无法表露,才能无从施展,当然更谈不上学生自身的创造活动了。四、 教学评价语言贫乏,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只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等不做任何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仅仅是评价的客体,不参与评价,既不评价自己,也不相互评价。上述情况表明,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着对学生主体价值和主体精神严重忽视甚至排斥现象,存在着重物轻人的不良倾向。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教学实践的重心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对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对个性的培养是轻视的。怎样扭转这一局面呢?要改进这一状况,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转移教学实践的重心。主体是现代教育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
5、所谓主体,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来说,主要是指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只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表现其自主、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特性,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必须提供适宜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必须从各个方面注重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只有建构一种学生全面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其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在“趣”上下功夫。以我教学的《10的认识》一课为例:导入时,我
6、故意设计问题情境:“你们认识他吗?”(卡片9),“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使学生自主发现信息,多角度认真观察,进而兴趣昂然的进入情景之中。又如在本可教学计数器时,我又设计了一个童话般的情境:装听计数器说话,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真正使学生做到了在“乐中学”。在教学中,我力求把教学内容所反应的问题或编成简短的小故事,或设计成较开放的问题,使学生身临其境、自主探究,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二、 建构师生民主、平等的交流平台。要想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转变角色,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
7、者、学生探究问题的合作者、学生寻求知识的引导者。我清醒的意识到:“让位”给学生,主动的走近学生,用心和爱与学生交流,会使学生的心理呈现轻松、愉悦地状态。因此,思维越显活跃,创造也会由此产生。在教学中,我用亲切的话语与学生进行沟通,还不时地走进学生的中间,与他们共同讨论;还运用一些肢体语言:如弯下腰与学生交谈、摸摸学生的头、握住学生的手表示祝贺等等,这些使我的学生放松了心情。这种和谐的氛围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尊重的关系。只有当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融为一体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