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规模流转的内生动力与农田提留招标制度——安徽省池州市新河村农地流转情况调查分析-论文.pdf

农地规模流转的内生动力与农田提留招标制度——安徽省池州市新河村农地流转情况调查分析-论文.pdf

ID:53765122

大小:1014.2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25

农地规模流转的内生动力与农田提留招标制度——安徽省池州市新河村农地流转情况调查分析-论文.pdf_第1页
农地规模流转的内生动力与农田提留招标制度——安徽省池州市新河村农地流转情况调查分析-论文.pdf_第2页
农地规模流转的内生动力与农田提留招标制度——安徽省池州市新河村农地流转情况调查分析-论文.pdf_第3页
农地规模流转的内生动力与农田提留招标制度——安徽省池州市新河村农地流转情况调查分析-论文.pdf_第4页
农地规模流转的内生动力与农田提留招标制度——安徽省池州市新河村农地流转情况调查分析-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地规模流转的内生动力与农田提留招标制度——安徽省池州市新河村农地流转情况调查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资料译丛2014年第2期农地规模流转的内生动力与农田提留招标制度——安徽省池州市新河村农地流转情况调查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腾达+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村人口的变化、流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些制度安排的缺陷日益凸显。农地(本文特指农田)“按人平均分配”、“按农地特征(质量好坏、距离宅基地远近、水田旱田、高田低田等)平均分配”等基于公平理念的分配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农地的细碎化,使得农地分散经营长期存在,农业投入缺乏规模激励,农业生产率增加缓慢,甚至造成了农地不同程度的抛荒。此外,人口变动带来的农田的重新分配,破坏了承包权的稳定性,削弱

2、了农业的长期投资激励,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阻碍了农地流转。与此同时,“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和“按亩产均分”等措施虽然保证了家庭层面的规模化经营,但是对促进农地的规模流转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措施对无地农民也有失公平。在此背景下,有学者提出:培育农地市场(农地使用权交易市场)、促进农地流转,是实现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然选择(黄季煨等,2008)。但是,许多调查研究却表明,虽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了大批的农民工进城,为农地流转提供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并且中央政策在鼓励农地流转上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

3、是中国农地流转市场总体上发展依旧缓慢(黎霆等,2009;叶剑平等,2010)。为什么在非农就业收入普遍高于农业种植收入的情况下,农地流转市场发展依旧缓慢?其间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当非农就业机会出现后,农户是否流转农地及其家庭经营特征取决于家庭拥有的初始农地资源、家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农业与非农业的综合比较利益等。结果可能是:尽管存在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但并不发生农地的(规模)流转,农户经营兼业化了。因此,如果非农就业不能给农户带来足够高的收入,农户完全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特点,采用“农畦务农、农闲务工”、“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辅助劳动力在家务农”的方式来经营有限的农地

4、资源,农户兼业化则不可避免(钱忠好,2008)。这一研究表明,现阶段非农就业的经济基础只是农地流转的必要条件,但还并不是充分条件。此外,该项研究还指出:中国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等原因导致非农就业成本相+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统计与金融2010级金融专业本科生。作者邮箱:gtdl990@mail.ustc.edu.cn·7l·JournalofTranslationfromForeignLiteratureofEconomics对较高(非农就业收入不一定高于务农收入或者兼业化的收入),这已成为制约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键性因素。当然,许多不利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制

5、度性障碍等因素的制约也是不可忽视的。可以推测,伴随着新生代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务工技能的习得、老一代农民的年老体衰以及一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如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等)的排除,分散经营农田的成本(非农就业收益等)将会明显上升,农田户主的出租意愿将显著提高,农地流转将会逐渐活跃起来,并且借助农地制度的改革或流转机制的合理安排,农地将很有可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以提升生产率。对于微观农户而言,综合性的考虑家庭的劳动力资源禀赋、非农就业机会和既有农地规模来决定是否需要转入农地及转入的规模,是其决策的基本逻辑。并且实证结果显示,就现阶段中国农村而言,总体上农地产权

6、制度安排(农地使用权的充分程度与稳定程度)不是制约微观层面农户农地转入的因素,而农地流转市场的活跃程度是农户能否转入到所需农地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同时,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充分程度和稳定程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农地流转的活跃程度(马瑞等,2011o钱忠好指出:多年来农地流转滞缓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农户根据家庭内部分工的比较优势,即:经营兼业化。但这并不必然说明现阶段农地流转就会停滞不前。正如马瑞等的研究表明的那样:提高农地流转市场的活跃程度有可能加快农地流转。那么,目前是否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可行的方法,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活跃程度的提高,以加快农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现

7、代化呢?更进一步说,在不改变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所有权归集体,农民只享有使用权)的条件下,是否可以通过设计出合理的流转机制来促进农地的规模流转呢?本文将要探究的农田提留招标制度也许能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下面是根据对安徽省池州市秋江街道办事处新河村近年来农地流转的情况与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实地调查与走访所获得的事实,运用经济学原理对该村农地流转机制的内在机理所做的的详细分析。调查对象是新河村近几年的农业发展情况。调查共发出问卷42份,收回42份,有效问卷39份,涉及7个生产队,42户农户家庭(其中承包户与大型农机购置者共7户),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