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558988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4
《《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垃圾带来的烦恼》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它遵循了儿童的生活的逻辑,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对垃圾现有的认识、了解和情感为教学基点,通过多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浓浓的交流的氛围,教师则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体现了课程的发展观。归纳起来,有三个突出的优点:一、在活动中体验牛:活,感悟道徳《品德与社会》课程属于活动课程之列,它的定位侧重于儿童发展的角度,立足于儿童在活动屮获得经验和形成体验。让课程冋归儿童的生活,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
2、这是它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因此教师在执教本课教学时,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的生活原型出发,使知识、规范和技能重新融入学生生活之中,有机地整合为学习主题。力图使儿童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努力开辟一条通向学生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发展,在活动中获得生成和发展。课堂中,透过学生的话语,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短短的40分钟的体验活动中萌生山的富有责任感的爱的情感,是诸多说教无法比拟的,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参与课堂和课外的活动,孩子们明口了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垃
3、圾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垃圾的回收与处理,因而从内心萌发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比单纯的说教耍有效得多。孩子们的情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和感悟中不断发展、深化的,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教师过“课前调查——课内汇报——课外实践——课内汇报”的儿个环节真正感受到了垃圾的危害以及环保的重要。基于这种种感受,孩子们才由衷的从口我,从口家的根源来谈,并且提出“我们少先队员是环保的主力军”的呐喊。由此可见,孩子们已经从被动的体验者,转向主动的实践者,从而表现出了高度的参与热情,积极主动的实践态度,实现了从被动体验向主动体验
4、的过渡。从而将学生情感体验向纵深推进,孩子们的情感也就在这一次次的体验中得以升华。二、在情境中体验生活,学习道德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只是儿童活动的范例。教学中,不只是“教教材”,而是要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理解、使用教材,实现对教材本身的超越。本课教学,教师不仅引导儿童关注教科书提供的文本资源,而且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把儿童的关注点引向社会生活,通过调查、采访、研讨等形式,把一切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屮,从而使儿童从不同的层面了解垃圾的产生、危害及处理利用,真正走进生活的世界,重新建构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树立了
5、对社会责任心。这样使文本向生活拓展,课堂向社会延伸,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品德教育的实效性。三、在探究中获得真知,促进自我发展。教材给了孩子们主动探索的机会,发展自我的空间。教师教学过程中体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的教学思想,所捉供的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向家庭、社会延伸,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主领悟,去感受、去体验、去发展,从而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生活能力,开发创新能力。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处理教材,精心设计研究主题。学生口愿结成合作小组,或深入社区,或深入工厂,或深入家庭,自主选择调查对象。他
6、们亲自观察、采访、找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使书本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课堂上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继续探究、学习。“调查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一个个充满自信上台展示、交流小组探究的结果。“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要向他们请教的吗?”把自主探究引向深入。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然、随意。这里没有了师道尊严,有的是师生间、生生间情感的互动与共鸣,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课堂成了整个学习探究活动的一个环节,成了学生展示、交流、探究的一个平台。老师成了整个学习探究活动的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课堂真正“活”起来了,“动”起来了。在自主探究中获得了真知,促进
7、了自我发展。四、在活动中发展自我,促进成长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一名参与者,和儿童一起活动,走向社会,走进牛活,观察、调查我们的生活现实情况,体验我们半活的现状,和儿童一样丰富和发展着口己的认识和情感。并从儿童的角度,引导用他们口己的方式观察、感受,表达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责任和关爱,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儿童在对话屮共同成长的的过程,从而体现了课程的双赢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