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与民族政治学研究——以跨国民族研究为例

唯物史观与民族政治学研究——以跨国民族研究为例

ID:5340718

大小:426.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唯物史观与民族政治学研究——以跨国民族研究为例_第1页
唯物史观与民族政治学研究——以跨国民族研究为例_第2页
唯物史观与民族政治学研究——以跨国民族研究为例_第3页
唯物史观与民族政治学研究——以跨国民族研究为例_第4页
唯物史观与民族政治学研究——以跨国民族研究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唯物史观与民族政治学研究——以跨国民族研究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第4期学习与探索No.4,2010Study&Exolorationseria1.No.189丝——一·当代哲学问题探索·唯物史观与民族政治学研究以跨国民族研究为例邹吉忠(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摘要:唯物吏观的创立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唯物史观一方面在指导具体科学研究中得到检验并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又在反思和吸纳具体学科的理论贡献中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在我国理论界新兴学科民族政治学的研究中,以跨国民族研究为例,反思唯物史观与具体科学研究的关联逻辑,意在一方面推动民族政治学研究沿着正确的理论路线不断深化,另一方面又

2、阐明唯物史观自我创新的理论支点与路径。关键词:唯物史观;民族政治学;跨国民族研究.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10)04—00O9—05作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不仅和桥梁。学理根基的薄弱,使民族政治学的学科作为当代世界的普遍真理而为中外学者接受为或体制与理论建构仍然有拼装的问题,没有获得应认同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研究的理论前提,有的生命力。而且作为基本的哲学信条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具体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唯物史观能够提供许研究中。反思唯物史观与具体学科的关系,无论多有益的东西。对唯物史观的深化

3、研究还是对具体学科的理论创第一,研究和观察民族问题的新思路。马克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在我国理思认为,研究和观察民族问题的公理是:“各民族论界新兴的民族政治学研究,以跨国民族研究的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视角问题为例,反思唯物史观与具体科学研究的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t2]24就是说,分工一关联逻辑,旨在一方面推动民族政治学研究沿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促进了一个民族生产正确的理论路线不断深化,另一方面又推动唯物力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交往的动力,推动了民史观研究获得新的理论支点以不断发展。族内部和民族

4、之间的密切交往;两者共同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普遍交往一、唯物史观:如何指导民族政治学研究与相互联系。这一原理为民族政治学研究提供了从学科建制的意义上讲,民族政治学是一个全新思路,就是一方面要从生产力的视角研究民新兴学科。在我国,学科意义上的民族政治学研族与民族关系。另一方面要从交往与交往形式的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而较早明确提出角度研究民族与民族关系,特别是要从作为生产建构民族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是云南大学的周平教与交往、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连接点——分授等⋯1。近年来,民族政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工——出发,对民族

5、的结构与变迁规律、民族的关些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在基本理论与方法系与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政治学论的层面,民族政治学学科与理论体系并没有真研究。正确立起来,仍然停留在民族学与政治学外在的第二,研究和观察民族问题的新方法。从唯学科交叉上,还缺少内在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物史观出发,马克思提出了考察民族问题的全新的方法论原则,这就是站在本民族以外的立场上收稿日期:2010—04—30考察民族问题,正如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必作者简介:邹吉忠(1964一),男,重庆人,教授,博士须站在德国t:A#1-的立场上来考察”一样[2]20。按

6、生导师,从事政治哲学、民族政治学研究。照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站在德国以外”的含·9·义‘,既是站在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之外,更是要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并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之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的两大理论基石。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社会历史的、世界历史的二、从国界到边域:跨国民族研究对象的描述和分析。转变’第三,研究和观察民族问题的新观点。沿着唯物史观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马克思为民族政治人们今天所说的“跨国民族”概念,从历史的学研究提供了具有理论奠基与建构作用的基本观角度看,其内涵有一个逐步变迁的过程。自人类点。如“每

7、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今天所说“跨国民族”有两次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仅仅根本性的转变:一次是从边疆到国界的转变;另一因为这个缘故,各个单个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次是从国界到边域的转变。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先看从边疆到国界。在现代以前,欧亚非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陆分布着几个大的文明体,包括东亚的华夏文明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体、南亚的印度文明体、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罗马一切)。”【2]4就是说,只有从全球或世界的角度,文明体和西亚一

8、北非文明体。这几大文明体并非才能理解和把握民族和民族问题;只有从国际政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它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也不治或世界政治的角度,才能理解和把握民族政治。紧密,在这些文明体之间存在荒无人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