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再认识_胡晓兰.pdf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再认识_胡晓兰.pdf

ID:52929578

大小:597.2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1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再认识_胡晓兰.pdf_第1页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再认识_胡晓兰.pdf_第2页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再认识_胡晓兰.pdf_第3页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再认识_胡晓兰.pdf_第4页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再认识_胡晓兰.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再认识_胡晓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1卷第6期天然气地球科学Vol.21No.62010年12月NATURALGASGEOSCIENCEDec.2010综述与评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再认识1,21,21,21,21,23胡晓兰,樊太亮,王宏语,侯伟,王建平,邹拓(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3.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280)摘要:随着我国油气工业的不断发展,隐蔽油气藏已经逐渐成为油气藏勘探的主要类型,其勘探理论及勘探手段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

2、的系统分析表明,截至目前层序地层学、古地貌、坡折带和油源控制4大理论有效地指导了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三级层序不整合面上、下空间和低位体系域为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场所,不整合面自身的疏导能力和封闭机理是隐蔽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因素,低位体系域中丰富的储集体和良好的空间配置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条件。古地貌与坡折带制约着储集体的空间展布及汇聚沉积特征,指导了隐蔽储集体的横向追踪。优质烃源岩与储集层的位置关系可以为精确预测隐蔽油气藏发育范围提供思路。关键词:隐蔽油气藏;层序地层学;古地貌;坡折带;油源控制中图分类号:TE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

3、926(2010)06-0996-080引言貌、坡折带和油源控制等核心理论,并将其系统化,以期指导隐蔽油气藏的有效勘探与开发。[1]Levorsen于1964年首次提出隐蔽圈闭(隐蔽油气藏)概念,并强调隐蔽油气藏是与岩性变化、流1层序地层学理论体和水动力等有关的非构造类油气藏。1981年,层序是以不整合或与之可对比的整合面为边[2]Halbouty将隐蔽油气藏分为地层型、古地貌型和[16]界,成因上有联系的相对整一的一套地层单元。不整合型3类油气藏。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朱夏本文的探讨以三级层序为主,运用露头、岩心、测井于1986年提出隐蔽油气藏除了指非构造类油

4、气藏和地震等技术识别各种关键界面,建立层序地层格[3]外,还应包含一部分构造类油气藏。近些年,对隐架,在层序格架的界面和相关体系域处展开研究储[4-6]蔽油气藏概念分类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没有形成集体的展布特征和规律,综合考虑各种地质和成藏统一的观点。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隐因素,寻找隐蔽油气藏。蔽油气藏是指在当前勘探技术水平下,应用非常规1.1与界面相关的隐蔽油气藏思路与方法能够部分识别和描述的非构造油气藏,1.1.1与不整合面相关的隐蔽油气藏主要指发育在层序格架的特殊部位或有特殊成因的盆地内三级层序的界面是由盆地边缘的不整合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以及

5、复合型水动力油气藏。界面过渡到靠近盆地中心的沉积间断面。不整合界随着勘探手段及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与隐蔽油气面上、下易发育的隐蔽油气藏类型包括:界面之上的[7-15]藏相关的地质理论相继出现,但仍未形成一套地层超覆油气藏、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河道砂体油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针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多气藏和界面以下的地层削截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样而不系统化的现状,深刻剖析了层序地层学、古地气藏、不整合古地貌油气藏(图1)。其中,地层超覆收稿日期:2010-02-01;修回日期:2010-05-26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0)项目(编号:2005

6、CB422103);全球油气地质综合评价与区域优选项目(编号:GT-YQ-QQ-2008-5-16)联合资助.作者简介:胡晓兰(1985-),女,湖北黄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层序地层及隐蔽油气藏勘探与开发研究.E-mail:bbb-lll@163.com.No.6胡晓兰等: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再认识997[17]图1与不整合相关的隐蔽油气藏类型(据何登发等,2007,修改)油气藏和地层削截油气藏是与不整合面相关的最常上、下储集体优先聚集油气。最大海泛面期持续时[17]见类型,前者一般发育在陆架坡折之外,后者多间短,不利于储集体发育,与最大海泛面相关的圈闭

7、发育于陆架之上。多为岩相突变形成的岩性圈闭或生油岩发育内部裂相对构造类油气圈闭而言,隐蔽圈闭形成的条隙形成的储集空间。件较为苛刻,除了要求丰富的储集单元,还需要多方1.2与体系域相关的隐蔽油气藏[13]位的封盖条件。不整合面是新老地层分界面,不据Baum统计,在全世界的油气总储量中,低位整合的形成一般伴随一定规模的构造运动,水体的体系域占86%,水进体系域占12%,高水位体系域[20]收缩和扩张成为界面处隐蔽圈闭形成的内在控制因占2%。体系域是层序的基本组成单元,解剖各素,即水体收缩时地层可能遭受剥蚀,沉积物被搬运体系域结构,研究不同体系域内部特殊部位油气储并

8、沉积在不整合面之上;水体扩张时,沉积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