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714994
大小:1.44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9
《竞晖学校初中数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参赛教师:徐红生选送单位:新建县竞晖学校参赛课题:27.1图形的相似(1)参赛时间:2014年12月18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课题:第二十七章相似三角形§27.1图形的相似(1)新建县竞晖学校徐红生课型 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一、学情分析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着图形相似的现象,探究相似图形一些重要性质的过程,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描述形状相同的物体,体会相似图形在刻画现实世界中重要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二、教材分析:本章是继“图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之后集中研究图形形状的内容,不仅是对图形全等内容的进
2、一步深化和发展,而且是对图形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相似比研究全等更具一般性。因此学习本节内容,不仅是认识、描述物体的形状,更好地刻画现实世界的必要手段,也是密切数学与现实之间必然联系以及“图形与几何”各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重要桥梁。本节课涉及的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是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基础。本节课探究相似多边形性质时所用到的测量,计算,推理验证的方法是研究图形问题的重要方法。三、教法分析:鉴于教材特点及九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运用课件的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
3、同活动中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不同大小图片的的对比来启发学生,运用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四、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实例和图形中认识和体会相似图形,以落实素质教育为最终目标,以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为出发点,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以教师的诱导参与点拨为依托,以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为主线来建构。在教学中渗透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形进行演示,让学生充分观察、体验,
4、同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变化图形的题组,再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学和小组合作性学习,交流探索知识的体会,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学会创造性学习,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要达到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师生互动,培养创新的数学理念,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这一目的。特别说明:本节课当中涉及的成比例线段的定义调整为第二课时内容,在第二节课中作为专题出现,因为教科书中也只是提到了一句,为了让学生不产生过多疑惑,所以作以上调整。五、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1、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
5、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体会相似与全等的内在联系。2、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的活动过程,体会图形研究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推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地观点。通过大量的实例教学,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个性品质。通过观察,欣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美。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相似多边形的性质。难点相似多边形性质的探究。六、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创设情景感知相似(10分钟)(1)复习全等形概念以及全等形的特点。(
6、2)多媒体显示不同尺寸的图片、照片提出问题:每组图片有什么有趣的特征吗?【教师点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见到过许多大小不一但形状相同的图形,我们把这种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3)利用图形变换可以把一个图形放大或教师提问:什么都是全等形;全等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出本节课的主题学生们很容易就能答出它们形状相同,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相似图形的描述性定义,并提醒学生相似图形不仅包括平面图形,还包括立体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从而得出相似的本质属性是形状相同,而大小不一定相同;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形状和大
7、小两个方面去思考,为后面学习相似做铺垫。此环节从生活走进数学,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丰富的人文价值,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相似图形的本质特征,从而从实际模型中抽象概括得出数学概念。缩小提出问题:相似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活动2:观察、思考、练习(3分钟)(1)从放大镜里看到的三角尺与原来的三角尺相似吗?(2)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3)如图,图形a~f中,哪些是与图形(1)或(2)相似的?老师:放大镜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把图形放大,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老师:三角尺与
8、原来的三角尺相似吗?学生:相似,因为形状不变,大小改变老师:哈哈镜看到的图像,有的被“压扁”有的被“拉长”,它们不相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得出不相似的理由;老师问:1、与图形(1)相似的是;2、与图形(2)相似的是。学生回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