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ppt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ppt

ID:52651828

大小:644.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4-12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ppt_第1页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ppt_第2页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ppt_第3页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ppt_第4页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呕吐中医护理方案模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呕吐定义常见症候呕吐常见症状/证候施护健康指导一、呕吐定义呕吐是指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以致胃内容物上逆经口而出的一种病证。临床上称“声物皆出为呕”,“物出而无声谓之吐”,“声出而无物谓之干呕”。呕吐病位在胃,但还与肝脾密切相关。为什么肝脾密切相关?肝主?脾主?二、常见证候(一)饮食伤胃证(二)浊毒犯胃证(三)风寒袭胃证(四)暑湿伤胃证(五)湿浊中阻证(六)脾胃虚弱证证候要点(一)饮食伤胃证:呕吐酸腐、胃脘疼痛,脘腹胀满,恶心,厌食,嗳气,大便不爽,舌质红或暗红,苔厚腻。(二)浊毒犯胃证呕吐频繁,胃脘灼热

2、疼痛或痞闷,心烦不寐,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暗红,苔黄厚腻。(三)风寒袭胃证:突然呕吐,胃脘剧痛,吐出物清稀而无酸腐,头身疼痛,恶寒发热,口淡不渴,大便不调,或伴有肠鸣泄泻,舌质淡红或舌尖红,苔白腻。(四)暑湿伤胃证胸脘满闷疼痛,恶心呕吐,头身重痛,发热汗出,口渴或口中粘腻,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五)湿浊中阻证恶心呕吐,脘痞不食,头身困重,胸膈满闷,或心悸头眩,身热不扬,大便粘腻不爽,舌淡红或暗红,苔白腻。(六)脾胃虚弱证呕吐清水,胃脘隐痛,或脘腹满闷,纳谷不振,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淡红,苔薄

3、白三、常见症状/证候施护这个知识点中涉及到很多穴位,主要有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脾俞、胃俞、梁丘。还有脾、胃、交感、神门、贲门这几个耳穴。这些穴位的共性是都有调节脾胃的功能。中脘穴在腹部,肚脐上方5寸、4寸、2寸的地方有三个穴,分别叫做上、中、下脘。为什么呕吐治疗时常取中脘穴,而不是上脘或下脘穴呢?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1横指处。足三里是人体重要穴位,按摩足三里穴位的作用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为什么有这么多作用?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

4、之间。(即:从手腕横纹向上,手三指并排的距离,正好在中间(肌腱内))。膈腧、脾腧、胃腧膈俞: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脾俞: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胃俞: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个椎体,即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梁

5、丘梁丘穴位于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该穴。脾、胃、交感、神门、贲门耳穴天枢穴位于肚脐眼旁开两寸的地方。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三、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呕吐1.观察和记录呕吐物颜色、气味、性质、量、次数及伴随症状。呕吐剧烈、量多,或呕吐物中带咖啡样物或鲜血时,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2.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脾俞、胃俞等穴。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膈俞、胃俞、脾俞等穴。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或内关穴。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贲门等穴

6、。6.遵医嘱药熨(中药封包)。7.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二)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冷汗、面色苍白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血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梁丘等穴。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梁丘等穴。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内分泌等穴。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7、7.遵医嘱药熨。8.遵医嘱拔火罐,取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9.遵医嘱红外线照射,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或遵医嘱予荷叶药熨(中药封包)胃脘部配以红外线照射。(三)脘腹胀满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2.鼓励患者饭后半小时适当运动,如慢走,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保持大便通畅。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脾俞、胃俞、天枢、中脘等穴。4.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合谷穴。5.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天枢等穴。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勿空腹服药,服药前宜先进食少量易消化食物,如稀粥等,以减少

8、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呕吐严重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服药期间禁食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药效。2.注射给药:补液、解痉、止吐。(二)特色技术1.穴位贴敷2.穴位注射3.艾灸4.耳穴贴压5.穴位按摩6.药熨法7.拔火罐8.药熨法(中药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