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92032
大小:5.50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4-11
《2013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父母让家充满爱与馨香的——那也是父母“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于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弗罗姆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中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人物.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遗忘的语言》《为自己的人》《爱的艺术》《心理分析和伦理学》等,广泛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弗罗
2、姆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用人本主义调合二者,从而实现二者的“综合”,这一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全书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行为艺术。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则》等。对象:母亲、父亲、孩子解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内容:爱理清脉络体验母爱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感受父爱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
3、本区别。完善自身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成为自己的父母。(1-5)(6-7)(8-10)①同是以父母与孩子间的爱为主题,本文与以前所学的课文相比,有何特点?思考走进文本整体感知——以前的课文形象生动,感情炽烈,多用真实的细节或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深切的感受,本文要理性的多。②本文是属于议论文,课文主要阐述了怎样的观点?——阐述父爱和母爱的本质,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父爱和母爱共同促成了人的成熟。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年龄段特 征刚出生阶段8岁以下8—10岁少年时期成熟时期无爱的意识有被
4、爱的意识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成熟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不成熟被动成熟主动如何认识两种爱的原则会爱上你,因为我寂寞爱人者,人恒爱之因为你有钱,所以我爱你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幼稚的爱成熟的爱前一种爱是幼稚的爱,以自己为中心,强调先获得再付出,因为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强调先付出再获得,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弗罗姆观点爱不
5、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艺术。父爱与母爱的特点以及积极面、消极面:类别特点积极面消极面母爱父爱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母爱是无条件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父亲代表思想世界。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父爱是有条件的。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
6、,可能会失去父爱。问题:比较分析,说说两者差别的原因。母爱——童年时期父爱——成长时期母爱——被人爱、无条件父爱——通过努力、有条件时间能力阅读最后一部分,思考:问题:如何完成成熟的一生?①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③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学会自立。④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理智和判断力上。②树立起两个形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体验母爱——无条件、自然感受父爱——有条件、思想完善自身——自己的父母递进时间能力拓展延伸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
7、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爱的途径——努力和奋斗爱的内涵——爱他人,爱自己爱的升华——珍惜情感,感恩文中作者在比较父爱和母爱的本质区别时,说母爱“是无条件的”,“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真的如此吗?请探究一下,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交流弗罗姆认为,母爱是无条件的,即孩子不需为母爱做任何事。其实弗罗姆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确实,母爱是伟大的,相对于其他几种爱的形式而言,它是最少明确意识到爱的动机和目的的一种形式。只要孩子存在,孩子是“我”的孩子,“我”便爱他。母爱很少有需要报
8、偿的明显动机。但是,弗罗姆忽视了另一个方面,母亲之所以爱孩子,是因为孩子给她以慰藉和希望,这种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场合是潜意识的,或是下意识的。母亲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这一条件性,但是没有明确意识到并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无论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