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17056
大小:106.4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8
《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农学、植保、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草业科学等专业本科学生)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统计学(statistics)是论述收集、分析并解释数字信息的科学。那么,生物统计学就是一门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学数据资料的一般统计学。统计方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正确的统计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性。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显示的方法及数据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讲解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以及方差分析、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其次,介绍EX
2、CEL的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实例一步步说明操作步骤及其分析结果。要求在学习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和数理统计、植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后选修本课程。第二部分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正确运用统计学思维,针对生物学数据的特点,巧妙地选用恰当的高效的统计分析方法,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可靠的结果和科学的结论。第三部分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共64学时,讲授52学时,实验6个计12学时。 本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从而提炼新的信息的过程。通过一定数
3、量的观察、对比、分析,揭示出那些困惑费解的生物学问题的规律性,即从偶然性的剖析中,发现事物的必然性,指导生物科学的理论和实践。 本课程概念较多、理论抽象、系统严密、实践性强、公式复杂、符号繁多、计算量大,除课堂讲授外,有针对性的安排上机操作实习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环节 1、课堂讲授 着重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突出重点和难点。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介绍主要结合例题来讲解。 2、自学与选学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本课程教学中的
4、重要环节。对于教材中以文字描述为主,并且书中叙述较清楚的内容,以及简单、雷同较多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作为自学内容安排。 3、实验及习题 实验对于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很有作用的。本课程拟安排六个实验,利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实现常用统计方法的计算。 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只有多做习题,才能更好的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 4、考试、考查 本课程将考试和考查结合起来。每次实验作业和课外习题都进行评分作为考查成绩,并以考查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的比例计算学生的总成绩。 (
5、二)学时分配各章学时分配章序内容讲授学时实验学时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合计绪论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理论分布和抽样分布假设测验参数估计拟合优度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与简单相关分析实验设计15752699852222 22 2 12第四部分讲授纲要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本门学科研究对象、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使学生明确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了解本课程学习的特点与要求。教学内容:一.生物统计学的任务二.生物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生物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统计
6、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数据收集及预处理的内容和方法,不同类型分布图的制作及应用;描述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及分布形状的统计数计算及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收集和预处理一、几个常用的统计术语(一)总体与样本介绍总体、总体容量、有限总体、无限总体、样本、样本容量、大样本、小样本、随机样本、非随机样本的概念,以及样本与总体的关系。(二)参数与统计数介绍参数与统计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二、数据收集和预处理(一)数据收集途径a)调查b)试验(二)数据类型a)数值型数据b)品质数据(三)预处理a)审
7、核b)筛选c)排序第二节数据整理和显示一、数据整理(一)品质数据的整理举例说明定类、定序数据整理方法与步骤。(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介绍定距、定比数据的整理。二、数据的显示(一)分组数据资料a)柱形图b)拆线图c)条形图(二)未分组数据资料。a)茎叶图b)箱线图c)雷达图第三节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一、集中趋势的测度(一)定类数据;众数定义和计算方法。(二)定序数据:中位数和分位数定义和计算方法。(三)定距和定比数据:a)算术平均数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b)几何平均数定义和计算方法。c)调和平均数定义和计算
8、方法。。二、离散程度的测度(一)定类数据;异众比率定义及适用范围。(二)定序数据:四分位差定义及适用范围。(三)定距和定比数据:a)极差b)平均差c)方差和标准差介绍标准差的定义,自由度的意义。举例说明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d)变异系数介绍变异系数的定义,举例说明其计算方法与应用。三、偏态和峭度的测度(一)原点矩和中心矩定义及适用范围。(二)偏斜度定义及计算方法与应用。(三)峭度定义及计算方法与应用。第三章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