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题目解说“格物”和“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标题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2.作者名片丁肇中,1936年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市.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
2、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用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这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3.背景资料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都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
3、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二、预学环节1.了解作者.2.给加点字注音.肇( ) 埋没( ) 彷徨( )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格物: 致知: 彷徨: 修身: 清谈: 诚意: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4.整体感知课文.本文论点: 第一部分( 段): 第二部分( 段): 第一层( 段): 第二层( 段): 第三层( 段): 第三部
4、分( 段): 三、讨论环节(一)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原因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二)聚焦论证方法.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三)课堂小结.结合对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完成填空.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 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仅增长了知识,而
5、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 、勇于 、大胆 的合格人才. 参考答案二、预学环节2.zhào mò pánghuáng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求得;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诚意:真心.正心:心要端正.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袖手旁
6、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第1~2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3~12 分析问题.第3~5 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指出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其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6~10 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1~12 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为例.第13 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三、讨论环节(一)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
7、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第2段)“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最末段)2.原因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第3段).弊端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第11段),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
8、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