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案例探究现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结合案例探究现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ID:5242643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6

结合案例探究现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_第1页
结合案例探究现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_第2页
结合案例探究现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_第3页
结合案例探究现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_第4页
结合案例探究现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合案例探究现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结合案例探究现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摘要】转换层具有层高自重大、结构受力复杂、钢筋密集、结构防裂要求严等特点,这就要求较高的施工技术才能做到。本文结合案例,就现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现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0.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强大。为了实现高层建筑综合性的发展,多用途的使用,结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高层建筑的好坏。本文结合案例,就现代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1.工程概况7本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建筑面积55863m2,地下

2、2层,地上32层,建筑总高度111.6m,4层以下是裙楼,属于框架剪力墙体系,层高4.5~5m,4层(包括4层)以上为塔楼,属于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为3.3m,在第4层设置梁式结构转换层,层高5m。一般转换结构的截面高度为跨度的1/4~1/6,该建筑最大净跨6.9m,所以大梁截面1200×2100mm,上下各配32ф28纵向钢筋;其余的梁在600×2400~600×1500mm间,平均板厚300mm,箱梁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50。2.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布置2.1模板支撑体系的选择①一次性支模。转换层底模板的支撑需要从转换层底一直支撑到底层地面或地下

3、室底板,这种方案需要准备大量的模板支撑材料。②荷载传递法支撑。将转换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支撑系统由若干层楼板共同承担,支撑楼板的数量应通过计算来确定。③叠合浇筑法支撑。利用叠合原理将转换层分2次或3次浇筑叠合成型。这种方案利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板支撑第二次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以此类推。支撑系统只考虑承受第一次的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可减小下部钢管支撑的负荷、减少大量周转材料。施工时应注意叠合面的处理,以保证转换层的整体承载力不降低。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经严格计算决定采用结合一次支模和叠合浇筑法支撑的优点,一次支模,分2次

4、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案。2.2模板支撑体系的布置7①支撑体系的布置。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Φ48×3.5mm钢管)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布置,由于转换层距地下室地板面高度达13.5m经过对转换层支撑系统的严谨的试算及验算,确定如下钢管排架支撑系统:负一层立杆按间距800×800mm(净空3.75m),下部设置扫地杆和剪刀撑同时与已浇筑砼柱、墙等刚性拉接形成整体,转换层立杆的竖向连接,只能采用对接连接,严禁采用搭设连接;一层及二层板底立杆间距层按间距600×600mm进行搭设,转换层模板底水平钢管与每一根立杆相连处均采用双扣件,以保证扣件的抗滑承载力;为避免立

5、杆对支撑楼面表面造成损伤,同时也便于对立杆传至楼面的集中荷载更好地分散传递,应在立杆下垫200×200×50mm垫木。在搭设转换层钢管支撑架前,应在下一层楼板面上,划出支撑架立杆的立杆定位点,作为控制搭设质量的依据。在搭设支撑架时,必须用钢管将支撑架牢固相连,并按要求设置剪刀撑,以确保支撑架的稳定性。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应派专人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7②荷载的传递。转换层施工时,转换层下面两层的模板支撑架不拆除,这有利于转换层自重及施工荷载的传递,同时,在转换层混凝土浇筑前,应对下二层的模板支撑进行加固。为保证后支设的立杆能够顶紧,在所有后加固

6、立杆的底部设置可调支托。另外,还需对转换层暗梁对应支撑的薄弱环节进行验算与加固。主要措施是,在第1层搭设加强脚手架对第2层的梁进行加固,搭设支撑时,要求上下层支撑在同一位置,以保证荷载的有效传递。3.钢筋工程转换层钢筋配筋数量大且直径普遍较粗,特别是在梁柱节点和暗梁相交处,钢筋更是交错,其就位和绑扎难度更大。因此,在下料时考虑好钢筋的相互关系以及绑扎的排筋次序,有利于钢筋的顺利就位和绑扎,可以确保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3.1钢筋的加工与连接因转换层钢筋的直径均在28mm及其以上,故其连接均采用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连接,可以充分保证其连接的可靠性。3.2钢

7、筋的绑扎转换层的钢筋均在地面加工成型,为防止在吊装的过程中造成钢筋弯曲等变形,用塔吊并配以特制的桁架吊至施工楼层。例如暗梁钢筋在梁底模板铺设完成后安装,先在梁底上方搭设间距为1.5m的临时钢管搁架→铺保护层垫块→套箍筋→分铺下层钢筋→分层吊挂上部钢筋→穿腰筋、附加吊筋等→拆除钢管搁架→整理验收。暗梁交叉处的钢筋交错,极易上下错位。因此,在钢筋吊装前对加工成型的钢筋逐一编号,按编号的顺序吊装、铺放,这样有利于钢筋的顺利绑扎。为保证梁底第2排或3排钢筋的位置准确,在每层钢筋7之间每隔2m用与梁宽相同的Φ28短钢筋作为垫铁。由于钢筋密集且计划混凝土分2次施工

8、,因此,层中必须留设插筋,为方便验收和减少返工,采用分层分段进行验收,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