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395634
大小:279.0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4-05
《认真研究复习方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真研究复习方法 力求提高课堂效率切实提高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对09届高考语文复习的几点建议2008年11月8日复习课的类型知识梳理侧重知识的记忆整理归纳专题复习侧重技能的训练提升模拟演练阶段性巩固实战练习试题讲评针对性反馈和提高知识梳理课语言知识、文言文复习等要尽可能粗一些,在通上做文章。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梳理,教师侧重提要求和指路子。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要举精当的例子,不讲则已讲就讲得让学生记忆深刻。专题复习课阅读、古诗赏析、语言运用、写作等尽量用归纳法,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感悟。不要机械讲授所谓方法。要让操作性的知识(技能)“通、透、活”。通:知识贯通,训练打通。如:仿
2、写和写作段落训练成语和文言活用透:核心的东西要清楚、透彻,如:变换句式(目的要清楚)新闻标题(重在实用)活:不要机械硬套,要让学生活用,“复习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聪明。”(上海旅游书店重建开业)语言表达题,近两年主要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换用等能力,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甚至中学生的作文。这类试题多呈综合性,很少孤立考查某一个能力点;多呈开放性,答题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和联系能力。要注意训练。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
3、,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阅读复习时考生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要认真读文章,做到整体把握,即要求读出――文章主题、文章结构。重点词、句、段。首先要读出文章的主题。很多问题表面上没有考文章的主题,但是回答的时候必须答出主题。例如,问文章的某段材料什么作用。文章的材料能有什么作用呢?其中必答的一点是,它一定是为了表达中心服务的,尤其是正面的材料的时候,就必须答出这段材料为某某中心服务,很好地表达了某某中心。其次,要读出文章的结构,
4、作者的思路。理解了文章的思路对理解文章主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两个问题要同时解决。而且,理解了文章的结构思路,对于常出现的大分值概括信息题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出现遗漏信息点。再者,读清楚了某些结构,例如,总括段、过渡段等,可以帮助回答某些问题。再次,要勾画出文章的重点词句。例如各段的中心句、中心句中的中心词,例如段落中的抒情或者议论的句子,因为它们常常是作者最直接表达主题的地方,也常常是后面做题时的最主要的参考信息。因此,在读文章时应该把它们做个简单地勾画标明。写作分值大,需要我们更重视写作指导。要为每位学生制定符合他们实际的写作提高方案。审题立意的训练快速成篇的训练重点段的训练模
5、拟演练课精选试卷和练习。要规定时间督促所有学生完成。不允许大量的无计划的做综合卷。试题讲评课讲评课在高三复习课中占一定的比例,是高三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讲评课对纠正错误、扬长避短、巩固双基、规范解题、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讲评课——要追求高效在发下试卷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确实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去讲。因为学生做错了的题目并不一定不会,很可能学生看后,很快就能解决,有的甚至在刚交上试卷后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像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能弄明白的题目,我们就不要再讲了。(一)在什么时候讲有些讲评课,学生收获不大,最主
6、要的原因是不分轻重、面面俱到,其实试卷上大多数题目学生可自行解决,讲评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觉得是浪费时间。因此,要将课堂上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最突出、最重要和最想知道的问题上来。根据学生测试情况,讲解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出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症结”所在,透彻分析,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备课前,要尽可能地多地了解学生对做错的题是怎样思考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这类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基本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才会击中要害。(二)讲些什么教师讲评应该突出重点,重在指导,而不是重演一遍,不能以题论题,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
7、上涉及到的题型进行分析归类。如,(1)按知识点归类,即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归在一起进行讲评。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选择重点知识、典型题进行分析讲评。(2)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归类到一起进行分析。(3)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讲评时,教师要透过题中情景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可从3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1)对解题思路的发散——“一题多解”;(2)对题目情景的发散——“一题多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