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ppt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ppt

ID:52134839

大小:1.95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4-0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ppt_第1页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ppt_第2页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ppt_第3页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ppt_第4页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古代农业生产体系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及分布、牲畜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事业的发展耕作方式的进步什么是农业: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一、农业的起源我国是世界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黄河流域——北方种植粟麦长江流域——南方种植水稻?你知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指的是什么吗?“六畜兴旺”中的“六畜”指什么?十二生肖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农业现象?习题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黄河流域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找一找书中所列农具,试

2、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文明时代石器锄耕(耜耕)——商周时期铁犁牛耕——春秋战国耒耜牛耕图铁制农具这种牛耕方式俗称“二牛抬杠”,也即文献中所说的“耦犁”。汉代耧车特点: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能调节深浅,耕作平稳、深浅一致,极易适应水田耕作。筒车复原图翻车复原图现代筒车试从农具进步的角度来说明生产力的进步。1)从材质方面:石,骨,木---青铜,铁2)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3)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自然力4)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二:生产工具、生

3、产技术不断进步,实行精耕细作。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我国古代兴修了哪些著名的水利工程?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至今仍在起作用的有哪些?2、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有何突出特点?美丽的松山湖的前身是什么?1、重要的水利工程芍陂、都江堰、漕渠、白渠2、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王景3、地方特色工程:坎儿井4、农学水利著作:《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特点:时间上集中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在地区上集中在大河流域,尤其是较早开发的黄河。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耕作方式的演变:集体简单协作到个体农耕个体农耕出现的条件: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土地私有个体

4、农耕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三: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对自耕农的评价:优点:弊端:A、很难扩大再产生,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B、非常脆弱,容易破产C、人地矛盾突出,造成生存环境恶化。自足、稳定、有积极性。请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说说为什么中国古代会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1、中国是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例如……2、农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例如:……3、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为精耕细作提供了保障,例如……4、个体小农经济有必要、有可能多投入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人们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

5、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你认为这一综合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技术?现代农业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西方国家的“石油农业”曾被誉为“现代农业”,但由其引发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生态和能源危机,使得农业成本和代价显著上升。你认为现代可持继发展农业应当借鉴传统农业的哪些优点?都江堰鱼嘴李冰父子飞沙堰飞沙堰宝瓶口宝瓶口为什么都江堰—青城山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下是评选条件)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

6、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如果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负责人,请你给都—青文化遗产写一个批准理由1)都江堰在世界水利史、青城山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开创性; 2)都江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独树一帜 3)青城山道教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文化划时代的杰

7、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4)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 5)青城山--都江堰是全世界亚热带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完整的地区宝瓶口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