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9395
大小:235.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7-12-06
《医院应知应会规章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医院宗旨学以去疾、德以扬善、同舟共济、创新发展33核心制度12项核心制度:(具体内容见医院2010年6月下发的《规章制度汇编—医疗管理分册》)首诊负责制: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住院医师:每天查房二次,在新病人入院后2小时内进行一级查房,对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病人,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2.主治医师:每天查房一次,责任护士参加。在新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二级查房。对新入院、手术前后、危重、诊断未明确、治疗
2、效果不佳的病人进行重点检查;制定具体诊疗计划,决定一般手术和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决定病人出院、转科、会诊等事宜。3.科主任、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2次。在新病人入院72小时内进行三级查房。告“病危”后三天内必须每天有主任查房。重点检查疑难病例诊疗工作;审查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指导参与重危病人抢救工作;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及治疗;对本科难以解决的病例,决定院内外会诊。分级护理制度:特别护理:24小时看护,一级护理:30-60分钟巡视一次,二级护理:1-2小时巡视一次,三级护理:每日巡视2次。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凡
3、科内遇疑难病例,入院二周仍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及院内感染者均需组织讨论。会诊制度:1.急会诊:应邀会诊科室当天的二线值班医师应在接到电话通知后5-10分钟之内到场,会诊后1小时内完成电子会诊记录单的填写。2.科间会诊:申请科室主治医师提出,会诊科室指派33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者,于24小时内(节假日在48小时)打印书面“会诊申请单”到达申请科室会诊。3.全院大会诊:科室主任提出报医务部审批,原则上安排在48小时之内完成,医务部召集相关人员按指定时间、地点集体会诊。4.院外会诊:科主任提出,“会诊申请单”由医务部(或总
4、值班)审批、登记,加盖医务部公章后与指定医院医务处(或总值班)联系,由其指派或应我院指定邀请的专家前来会诊。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凡疾病处于危重阶段,有生命危险者即属抢救范围。遇有危重病人时应立即通知主班护士和值班医师,首先进行抢救处理,经治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同时填写《重危病人报告单》报医务部,并发出病危(重)通知书。当病员家属(监护人)拒绝签字,或无家属(监护人)时,医务人员应向医务部(或行政总值班)报告并做好记录存档。术前讨论制度:凡需施行二、三、四级手术均应由手术组或全科人员对该病例进行手术前讨论,决定手术方案。讨论内容:
5、术前准备情况、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步骤、麻醉,对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作充分估计,并拟定出具体的防范和抢救措施,护理要求。同时根据手术分级管理的规定确定术者和助手。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亡后一周内召开,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一周内讨论,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死亡原因和性质,检查医疗、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医疗质量和业务水平。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33核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2.手术查对: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部位、术前
6、用药,药物过敏,按要求摆好体位。查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是否达到要求,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纱布块、纱布(棉花)棉球和器械数。凡手术留取的标本,应及时登记,查对科别、姓名、性别、部位、标本名称。3.输血查对:科别、病区、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我院病历书写格式以电子打印为主,电子住院病历书写记录中凡有印刷签名处均需医师手写签名确认,手写时应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要求字迹清楚、整洁,不得涂改。医师应签全名。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
7、、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交接班制度:原则上科室应设一线值班、二线值班、三线值(备)班医师。日班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和注意事项、新入院病人的病情和处理情况、当天手术病人的情况及术后观察处理要点等记入交班簿。危重病人必须坚持床边交班,二线值班医师值班时如因抢救、急会诊等医疗工作需短暂离开者,应将去向告知值班护士和一线值班医师,并在黑板上注明去向。值班医师禁止外出,杜绝离岗现象。接班者未到时,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技术准入制度:标题加粗凡首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过的医疗
8、技术,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管理制度按规定审批,第一类医疗技术:经院学术委员会专家评估、论证,审批通过,准予临床使用。属于本市首次开展的医疗技术(含第二、第三类医疗技术):必须经过市卫生局33指定的技术审核机构、卫生部组织的安全性、有效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