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859821
大小:163.9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7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规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规律1.下表所给出的各组概念中,不符合如图XYZ所示从属关系的是()A. 饱和溶液、溶液、混合物B. 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C. 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学反应D. 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元素2.下表所示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物质选项甲乙丙丁ACO2CaCO3H2OO2BNaOHNaClCO2Na2CO3CH2O2H2OO2MgODCaOCa(OH)2H2OCaCl23.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abcASSO2SO3BHNO3NONO2CSiSiO2H2SiO3DNH3
2、NO2NO4.向盛有某液体的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如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的是( )A、烧杯中的物质:H2SO4和CuSO4溶液,x溶液:NaOH溶液B、烧杯中的物质:NaHCO3和NaCl溶液,x溶液:稀盐酸C、烧杯中的物质:镁铝合金,x溶液:稀盐酸D、烧杯中的物质:稀盐酸和稀硫酸,x溶液:Na2CO3溶液5.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Cl﹣、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
3、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只含有Mg2+、SO42﹣B.一定含有K+、Mg2+、Cl﹣、SO42﹣C.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D.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6.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C.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
4、2与Na2CO3反应生成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7.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ZnCl2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则( ) A.三种转换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 C.只有②发生了中和反应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8.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处形成浅绿色溶液B.b处形成大量气泡C.c处反应放热D.d处溶液呈红色9.图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用线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
5、以发生反应,下表中的四组物质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甲乙丙丁ACOO2H2SO4CuOBMgHClCuSO4NaOHCKOHSO2NaOHCuSO4DNa2CO3Ca(OH)2HClCaCl2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后的废液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他们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右图,其中纵坐标m是实验得到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的是碳酸钠溶液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oa段表示生成的沉淀量B.c点表示碳酸钠合好完全反应C.与50g废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30gD.最终产生气体的质量为5g11.已知:①K2CO
6、3+C02+H20→2KHCO3;CaCO3+CO2+H2O→Ca(HCO3)2 ②KHCO3、Ca(HCO3)2都易溶于水 ③通入悬浊液中的气体,与溶液反应后才与沉淀反应,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则生成沉淀的质量和通入的CO2质量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B.C.D.12.某水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Mg2+、Ba2+、SO42-、CO32-,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沉淀物6.27g,经足量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在所得滤液中
7、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Cl-一定存在B.100mL溶液中K+的质量不小于2.34gC.K+一定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13.如图1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物质类别:①______,②______;变化类型:③(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李强在学习了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后,为体现两概念间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方式,并通过自学完成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