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644957
大小: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14
《初二上文言文总复习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桃花源记》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便要还家(通“邀”,邀请)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足为外人道也。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出下列加线词语的古今义。A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运输的总称通B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C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境地方,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D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E芳草鲜美古义(指色彩)鲜艳美
2、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浓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渔人的行踪逢桃林、访桃源、出桃源、寻桃源。5、指出出自文中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世外桃源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6、用原文语句作答:(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避秦时乱(4)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7、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不足为外人道也。(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6、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 ____桃花源中人不希望外界扰乱他们和平宁静的生活______8、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从未见过外面的陌生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9、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设想“此人”说了些什么,试概括为三点。⑴_______讲社会的动乱,黑暗和秦以后的变迁。____________⑵
4、_______讲桃花源外人民所受的苦难。___________⑶________讲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____________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动荡而叹惋,为世人饱受战乱之苦而叹惋,同时庆幸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园。10、“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是什么修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借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11、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
5、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12、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这期间还写了太守和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有何作用?【写同时代的真实人物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增添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13、a、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性的话。【桃花源美,美在坦荡如砥,一望无垠的土地。桃花源美,美在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屋舍。桃花源美,美在土地肥沃,庄稼茁壮成长,池水清澈
6、,鱼儿悠然自乐。桃花源美,美在静谧祥的气氛。】B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寄寓了作者希望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民风淳朴、和平宁静的理想社会。14、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桃花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和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里的生活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中的社会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只是一种幻想,在阶级社会里是
7、不可能实现的。]1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二、《陋室铭》1、选文的作者是唐代刘禹锡本文选自《全唐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