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184001
大小:622.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3-20
《最新 颈动脉超声诊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颈部血管超声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左右侧分别发自主动脉弓和头臂干位于胸锁关节后方,上行于气管和喉的二旁终未分成颈内和颈外动脉,分叉的位置高低不一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分有时仅局限于颈内动脉起始部该窦为压力感受器其结构特点是管壁中膜较薄,而外膜较厚,管腔略大颈内动脉起始部位于颈外动脉的后外侧,沿咽侧壁和颈椎横突的前方上升,至下颌角下缘的深面向上达颅底。颈内动脉在颅外无分支,颈外动脉伴行于颈内动脉的前内侧。其主要分支有:1甲状腺上动脉2舌动脉3面动脉4咽升动脉5枕动脉6颞浅动脉7上颌动脉椎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的后上壁,向上于环状软骨水平穿上位6个颈椎横突孔,
2、亦有少数穿经第5颈椎横突孔自横突也穿出,弯向后内,行于环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最后于环椎中线旁向深面穿枕后膜,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并与对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一、探头从颈根部向头侧移动作横向扫查,显示颈总动脉近心端、中部、远端、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颈外动脉颈外动脉位于前内侧颈内动脉位于后外侧检查方法仰卧位,颈后垫枕后仰,头偏向对侧二、探头从颈根部以颈总动脉血管长轴作纵向扫查越过分叉部显示颈内及颈外动脉长轴探头侧向前内侧方--颈外动脉探头侧向后外侧--颈内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管径大小大小颅外分支无有位置/方向后外前内多普勒流速曲线低阻型高阻型短暂叩击同侧颞浅动脉无出现锯齿状波颈
3、内及颈外动脉的鉴别纵向探测:观察血管内膜变化,测量内膜-中膜厚度(IMT),部位:颈总动脉远端近分叉部1CM,分叉部及颈内动脉起始部上方1cm处后壁进行测量。方法:从内膜表面至中膜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注意管腔有无斑块、狭窄、闭塞等形态异常,测量斑块大小、表面及内部特性测量向心性狭窄的内径狭窄百分比CDFI:观察血流充盈情况及狭窄阻塞部位PWD:血流参数测定横向探测识别分叉部、颈内、颈外动脉所在位置测量血管内径:测量从内膜内表面至外侧内膜内表面的距离,以心脏收缩期为准部位:颈总动脉中部、颈内动脉距其窦1cm处颈外动脉距分叉1cm处观察各血管壁四周有无斑块测量残腔大小、计算面积狭
4、窄百分比脉冲多普勒检测取样门放置:要置于管腔中心,在层流情况下,以窄门取样,原则上取样门宽-----被探测血管腔内径的1/4-1/3。声束与血流方向间夹角应小于等于60度,血流参数检测血流参数的部位检测均在血管长轴进行,选择血流平稳不受生理因素影响的部位定量测量。颈部动脉:距分叉部位2cm处颈内动脉:距起始膨大部位远端1.0~1.5cm处椎动脉:颈椎第5~4或4~3椎体间管腔内定量分析的指标血管内壁的厚度,正常值小于等于0.9mm斑块所致管腔的狭窄程度,即狭窄比值(STEN%)(血管长轴测量)公式:(D1-D2)/D1*100%D1:血管本身的内径D2:血管狭窄处内径狭窄面积
5、比值(血管短轴测量)公式:(A1-A2)/A1*100%A1:血管横截面本身的面积A2:血管狭窄处剩余管腔面积血流速度MAX:最大血流速度,测定频谱收缩期最高峰MIN:最小血流速度,测定频谱舒张期最末点MEAN:平均血流速度,测定时收缩早期始至舒张期末期止,用包络线沿一个心动周期的频谱勾划。增快多见于:管腔狭窄病人斑块或血栓所致,狭窄处血流速度增快。血管痉挛。减慢多见于:脑供血不足病人、动脉压下降、心搏量或循环血量减少、血液粘稠密度增高、血管弹性减低、血管阻塞、血流阻力增高、脑血管动脉瘤等。神经血管性头痛病人,因脑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减慢。脑梗塞病人表现为舒张期血流速度减慢IC
6、A/CCA比值同侧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比值是提示颅内颈内动脉系统远端阻塞性病变较有价值的诊断标准之一正常值小于0.8大于1.5—1.8提示狭窄程度达50%大于1.8则狭窄程度>60%.高于正常值2.0以上,再结合病人血流速度的改变(以增高为主),可提示同侧颈内动脉远端阻塞性病变阻力指数与搏动指数RI、PI:脑循环外周阻力有关的指数,明显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其特点表现为随增龄而降低。RI:反映了血管的阻力状况的指标PI:反映了血管的顺应性及弹性状态颈总、颈内、颈外的血流阻力颈外>颈总>颈内正常颈动脉阻力指数为0.5-0.75若RI>0.75,提示外周阻力增加<0
7、.5则表示降低增高见于血管阻塞、颅内压增高、血管痉挛致管腔狭窄、脑动脉硬化、脑梗塞及高血压病人。阻力增加时,舒张期血管阻力平均大于正常值的80%;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病人的RI均高于正常人,均因颅内小动脉硬化,管腔变窄所致。降低阻力减少时,脑血流量增加异常降低见于动静脉瘘,颅内动脉瘤或脑血管的动静脉畸形血液循环阻力减小,RI值也减小。动脉粥样硬化病因:脂质代谢紊乱动脉壁功能障碍遗传、持续高血压、饮食中脂肪的含量、内分泌改变、糖尿病、吸烟、以及持续的情绪紧张及缺乏运动病因病理病理改变早期表现为内膜下结缔组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