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专题作业1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唐诗宋词专题》作业1答案一、填空题:1、丰富灵活的形体格律,综合呈现的艺术功能,叙事言情、真率自然的美学风采2、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表现羁旅行役之苦,描写城市风光3、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4、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5、盈盈粉泪6、微雨燕双飞7、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8、又岂在朝朝暮暮9、媒美人帐下犹歌舞10、一片孤城万仞山11、明月松间照12、吴文英13、李纲、李光、赵鼎、胡铨14、史达祖、高观国、卢祖皋、周密、吴文英(其中4个就可以)二、名词解释:1、“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他们主张“不平则鸣”,
2、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2、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又称“词调”、“词牌”,如《调笑令》、《渔歌子》、《女冠子》、《太常引》、《扬州慢》等。此调与诗题并不相同,诗题是诗歌内容的揭示,词调则是乐曲内容及其性质的标志。3、所谓“姜张词派”,是指由姜夔所开创的,由张炎等人相传续、代表南宋中后期审美风尚的一个历时态的重
3、要词派。4、“易安体”是指李清照的词,基本保持着词的协律、典雅、婉丽的“正宗”、“本色”,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易安体”。三、简答题:1、(一)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是这一时期的一大诗派,他们对原来的边塞诗的以写边塞战争为题材进行扩大,反映的内容与一般的社会生活有所不同,这是新的开拓。(二)山水田园诗: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诗歌流派,他们综合了前代陶渊明和谢灵运的摹山状水的题材,更多的是写隐逸恬淡的思想和闲适自足的情怀,在形式上多用五言古诗、律诗、五言绝句等。(三)叙事与写实诗歌,(四)应制诗及相关的诗歌:应制诗是秉承皇帝旨意而作的命题诗歌,包括两类,宫廷宴游的应制诗和科
4、举考试中的省试诗。应制诗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不多,却是当时文人士大夫官场文化活动的重要一环。盛唐应制诗风格都比较典雅。(五)交际应酬诗歌:文人之间的交际是唐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些也叫做唱和诗。(六)咏史诗唐代中晚期,经过安史之乱,国势日趋衰落,面对无法挽回的颓势,一种怀念盛世的情绪油然而生。中晚唐的咏史诗特别多。2、把格律诗看成唐诗主流的理由有三条:第一,格律诗是由唐人创制和逐步规范化的;第二,格律诗的影响远远超过古体诗,特别是宋以后,中国传统以格律诗为主;第三,古体诗在唐代有向格律诗靠拢的趋势。3、首先是诗歌本身的因素。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格律诗,在齐梁之际发端以后,它的艺术生命力
5、并未因为隋唐的统一或改朝换代而终结。同样,六朝文学的艺术精华也在唐代获得再生。再次,诗歌对社会有干预作用。六朝时期的诗歌倾向于风花雪月,这屡屡被唐代诗人批评,唐代诗歌注重于对社会的干预作用,尤其是元白新乐府运动,元稹和白居易等人通过诗歌对社时弊进行讽喻,达到了政治革新的目的。比如他们的对于宫女的同情的诗歌,导致唐王朝统治者不得不放出一批宫女;他们揭露宫市的黑暗(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的诗歌,也达到了一定的政治干预作用。4、(一)宋词的昌盛首先表现为创作成果的繁荣丰硕。一代文学、一种文体的繁荣与否,虽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和作品的数量,但是作家队伍和作品数量毕竟是观照和衡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据
6、统计,现存宋代有姓氏可考的词人共1493人,词作21055首,其中有1569首为姓氏失传的无名氏之作。这个数字既反映了宋词创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宋词繁荣的一个标志。(二)宋词的昌盛气象,其次体现为作家队伍的整齐壮大。名家辈出,群星灿烂,这是宋词繁荣昌盛的又一个重要标志。从整个词史的发展来看,宋代词人堪称是一支创作成果丰硕、艺术生命最强劲、历史影响最深远、结构最完善、力量最整齐的创作队伍。在宋代有一定成就和影响的词人大致在300家左右,其中堪称“大家”和“名家”的词人有:辛弃疾、苏轼、周邦彦、姜夔、秦观、柳永、欧阳修、吴文英、李清照、晏几道、贺铸、张炎等等。(三)宋词的昌盛,第三还体现
7、为词体词调的成熟完备。四、阅读题1、(1)本来深宫重重,为了处理国家大事才会隆重开启。唐玄宗为了迎接送荔枝来的使者却下令把重重宫门一个接一个地打开,可见他把接送荔枝看成了国家大事来处理了。(2)“无人知”是因为没有人想到深宫重门的开启居然是为了迎接荔枝,可见没有人想到唐玄宗是如此荒淫,出乎人们的想象。其讽刺意义就在这里。2、(1)(1)从愁的广、乱、连绵不断等来比喻愁。(2)好在:A、用具体而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求和难以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