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培养观照下的小学阅读教学.doc

写作能力培养观照下的小学阅读教学.doc

ID:50846467

大小:49.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5

写作能力培养观照下的小学阅读教学.doc_第1页
写作能力培养观照下的小学阅读教学.doc_第2页
写作能力培养观照下的小学阅读教学.doc_第3页
写作能力培养观照下的小学阅读教学.doc_第4页
写作能力培养观照下的小学阅读教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作能力培养观照下的小学阅读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写作能力观照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小学陈永祥最近在《小学语文教师》上拜读了“管建刚的阅读教学”专题,引起了笔者的共鸣,他“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思想,从根本上道出了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纠正了语文教学中“为读而读”的“阅读独立论”。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耗时过多,一到单元习作时,学生似乎对前面的课文写法几乎回到零点,不管教师怎样苦口婆心,学生似乎一点也不领情。也有教师平时在阅读课上经常随堂练笔,学生写得入情入境,可是一旦在单元习作时文章却显得干涩无味。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由于我们有些教师理解的偏差,只认“阅读独立论”,把阅读课教得支

2、离破碎,或是咀嚼过细,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提高?语文课程中的阅读不是目的,写作才是目的,“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一切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为写作能力的培养服务。阅读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写作意识、写作技巧、写作思路的渗透与指导应在阅读教学中浓墨重彩地凸显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写作意识,提升写作能力。一、从字词深究转向关注段感、篇感积累阅读本位思维,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字词”研读和“语感”培养上,学生作文最搞不懂“构思”,这跟我们的阅读教学不重视“篇”的教学有着一定的关联。而写作能力培养下的阅读教学应更为关注篇章结构,重视“段感”“篇感”积累。“段”是构成“篇

3、”的基础,如何组段成篇——谋篇布局,这是写作构思的重要环节。管建刚老师执教的《理想的风筝》围绕“构思”展开:构思一:故事,两个两个;构思二:故事,一长一短;构思三:故事,内在关联;构思四:故事,其间的连接。整篇课文的教学围绕“构思”,让学生明白何谓“构思”,“构思”的体现为段落长短的安排,“构思”要注意故事与故事的内在联系,“构思”要注意故事间的过渡、照应。以下撷取管老师《理想的风筝》的教学过程(有删减)来说明。构思一:故事,两个两个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几个故事?请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生快速默读)师:课文的第八自然段、第九自然段,也都写了一个故事。请你快读默读,也各用三个字概括。师:课

4、文写了四个故事——(生读板书:讲故事、写板书、放风筝、追线拐。)师:课文用四个故事来写人,记住:用故事来写人。(板书:用故事来写人。生读)师:放风筝、追风筝,这两个故事,都是发生在课余的。讲故事、写板书,都是发生在——生:课上的。师:作者写了四个故事,两个故事发生在课上,两个故事发生在课余,你说这是巧合,还是作者有意的安排?生:有意的。师:有意的安排,这就叫“构思”。构思二:故事,一长一短师:请你数一数,“讲故事”,也就是第四自然段,大概有几行?师:再数一数,“写板书”,第五自然段大概有几行?师:再数一数,“放风筝”,第八自然段大概有几行?师:再数一数,“追风筝”,大概有几行?师:你

5、看,“课上”的两个故事:一长一短,先长后短;“课余”的两个故事:一长一短,先长后短。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师:可能有的同学,觉得也可能是一种巧合。那么,我们再看第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刘老师的外貌,找到了吗?指给我看。师:我一个字、一个标点地统计了:“讲故事”11行218字“写板书”7行 137字“放风筝”11行 217字“追风筝”7行 135字师:现在,你还认为是巧合吗?——同学们,写作文,段落的长或短,是有讲究的,是要想好了的。不是有话就多写点,没什么话就少写点。写作文的挑战之一就在于:明知道这里要写长一些,可就是写不长;明知道这里要写短一些,可是却又那么多的话。构思三

6、:故事,内在关联(师指题目,生读:理想的风筝。)师:课文的题目是“理想的风筝”,显然,“放风筝”“追风筝”,一定要写。——刘老师“上课”的故事,肯定有很多,作者选了“讲故事”“写板书”这两个。请问,能不能换成刘老师“关心同学”,比如,有同学受凉了,刘老师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同学披上;换成刘老师“博学多才”,会弹琴、会画画呢?(生沉思)……师:这四个故事为什么能放在一起?——它们有内在的联系,都指向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用故事来写人,要注意故事,有没有这样的内在的联系?……构思四:故事,其间的连接(师指板书,生读:用故事来写人。)师:课文用四个故事写人。这两个故事,一类的,都发生在“课上

7、”,在课文的第四、第五自然段。这两个故事,也是一类的,都发生在“课余”,在课文的第八、第九自然段。师:“课上”的故事,因为是一类的,故事跟故事之间,可以没有过渡;“课余”的故事,因为也是一类的,也不需要过渡。然而,从“课上”的故事,转到“课余”的故事,需要过渡一下。请你找一找过渡的句子。师:是的,从这一句,就能过渡到下面的“放风筝”“追风筝”。师:这样过渡,也通,也顺。然而,课文还有一个第七自然段。(略)师:这里也是写景,巧合吗?——你看出了作者的又一个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