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800967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4
《热处理工艺守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QB/HT-RQ-14-07山东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热处理通用工艺守则编制审核批准发放单位接收单位接收人:1.0总则1.1本守则规定了本公司常用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钢材质制造的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操作工艺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1.2本守则适用于压力容器热处理工作,对于非压力容器的热处理工作也可参考。1.3压力容器的热处理工作应遵照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符合本守则的具体要求。1.4压力容器的热处理工作应符合本守则外,还应符合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及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2、术语与符号本守则所用术语、符号与《锅炉压力容器
2、制造许可条件》、《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1998、GB151—1999相同。3、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JB/T4709—2000《压力容器焊接规程》QS/HT-2007-2《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手册》QG/GL-07《压力容器制造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汇编》4.0通用要求容器及其受压部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3、,应进行消除应力的退火热处理:4.1A、B类焊缝处的钢板厚度δs符合下列条件者:a)碳素钢、07MnCrMoVR厚度δs大于32mm(如焊前预热100℃以上时,δs大于38mm);b)16MnR、16Mn厚度δs大于30mm(如焊前预热100℃以上时,δs大于34mm);c)15MnVR、15MnV厚度δs大于28mm(如焊前预热100℃以上时,δs大于32mm);d)任意厚度的15MnVNR、18MnMoNbR、13MnNiMoNbR、15CrMoR、14Cr1MoR、12Cr2Mo1R、20MnMo、20MnMoNb、15CrMo、1
4、2Cr1MoV、12Cr2Mo1和1Cr5Mo钢;e)焊接接头厚度大于16mm的碳素钢的低合金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或元件;f)对于钢材厚度δs不同的焊接接头,上述所指厚度按较薄者考虑。对于异种钢材相焊的焊接接头,按热处理严者确定。g)除图样另有规定外,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可不进行热处理。4.2冷成形圆筒厚度δs符合下列条件者:碳素钢16MnR的名义厚度δs不小于设计内直径Di的3%;其他低合金钢的名义厚度δs不小于设计内直径Di的2.5%;4.3冷成形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封头;4.4图样注明有应力腐蚀的容器;4.5图样注明盛装毒性为极度危害或
5、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4.6图样注明必须进行消除应力退火热处理的容器或部件。4.7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热处理者。5.0消除应力退火热处理操作方法:5.1炉内整体热处理:5.1.1装炉温度不得高于400℃,当升温至400℃不得超过5000/δs℃/h,且不得超过260℃/h,最小可为50℃/h;恒温炉内温差不得超过65℃。升温时加热区人以5000mm内温度差不得大于120℃。5.1.2恒温时间按表一所列计算,但不小于1/4h;消除应力退火热处理表一材质升温速度恒温温度恒温时间降温速率Q23520R16MnR<100℃/h600-640℃3-4.5
6、分/mm<50℃/小时到300℃后出炉自然冷却15MnVR<100℃/h540-580℃3-5分/mm12CrMo15CrMo<100℃/h670-700℃4-5分/mm12CrMoV<100℃/h695-725℃5分/mm5.1.3降温速率不得超过6500δs℃/小时,且不得超过260℃/小时,最小可为50℃小时,降至400℃后可出炉自然冷却或随炉冷却。5.1.4升温保温期间应当控制加热区的气氛,防止焊件表面过度氧化。5.2分段热处理容器分段处理时,应划分分段范围,并保证重复处理长度不小于1500mm。容器在加热区外的部分应包扎保温层,
7、其长度不小于1000mm,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5.3局部热处理5.3.1局部热处理方法,宜采用微机控制电加热器;B、C、D类焊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焊补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其余A类焊缝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5.3.2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δs的3倍且不小于100;5.3.3加热区外两侧应包扎保温层,其总宽度不小于R/10,(式中R为容器半径);6.0热处理检测要求6.1测温点应均匀布置在壳体表面,相邻测温点的间距宜为2.5m。距人孔与筒体环焊缝边缘200mm以内及产品焊接试板上,
8、必须设测温点。温度记录宜采用连续自动记录仪表。仪表精度应达到1%的要求6.2在壳体外表面均匀布置好热电偶点,采用补偿导线与监控的微机相连。微机利用高速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直观的监测画面及其很强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