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ID:50727154

大小:7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14

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共6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个3分,共9分)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于是,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   中国的“两河”,比原来常说的“两河”,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两岸也辽阔得多。中国的“两河文明”需另有个说法。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历史上有苏美尔等古老文明发祥

2、,两河合力浇灌,养育出灿烂成就。两条河流在人文发展上有明显的“一体化”特点。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不同,是两大类各自成长的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即使到了铜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不过显而易见的一点是,黄河、长江的统一比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在中国早期国家阶段,所知力量最大的王权,即夏朝和商朝,都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夏王权势力是否曾到

3、达长江流域,历史学家对此多抱怀疑态度。商朝的势力到没到长江,本来也是否定的人多,赞成的人少,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提供了一些有利于赞成派的观点,问题开始变得有趣。   首先是1974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的发现,各种铜器、陶器的风格与郑州商朝都城遗址的相同。根据这些实物证据推测,很可能是黄河流域商朝的一支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城定居。如果这位贵族不是偶然来到这里,而是履行商王的一项部署,那么我们可以说黄河流域商朝的王权到了长江。不过,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际的经济、军事或信仰的说明,才站

4、得住。无端的领地扩张在商代是不应存在的。在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犹如惊人重笔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新干大洋州、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在考虑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战略意义时,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尤其值得注意,它可能提示着北方早期王权觊觎长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不成商朝,商王朝对于铜矿资源的控制一定不吝代价。所以一些考古学家推测,盘龙城商朝据点与控制长江中游的铜矿可能有关系。经济的需求(铜矿)导致政治行为(诸侯据点),在理论上没有问题,在史

5、实上也很有可能,也许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就是这样开始的。1.联系全文,下列对“另有个说法”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在人文发展史早期“一体化”的特点不明显。B.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文化上互相统属,政治上共尊一个王权。C.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一体化”过程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D.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合力浇灌,共同养育出灿烂的文化成就。2.下列是对“黄河、长江的统一比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的原

6、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两河流域辽阔宽广。B.中国两河之间相距遥远。C.黄河流域的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各自成长,各成体系。D.统一不仅要有政治上的需求,而且还要有经济上的需求。3.下列可作为两河“共尊一个王权”的最重要证据的一项是(   )3分A.商王朝曾派人率部到盘龙城筑城建立据点。B.在湖北黄陂发现的盘龙城据点有重要战略意义。C.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D.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一批商朝时代的铜矿遗址。二、(3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计22分)余靖

7、传二朱熹余靖,字安道,建州人。事仁宗,官至工部尚书。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贬知饶州。谏官御史缄口避祸,无敢言者。公独上书曰:“陛下亲政以来,三逐言事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书既上,落职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相继抗疏论列,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号为“四贤”。奉使契丹,入辞。书所奏事于笏,各用一字为目。上顾见之,问其所书者何?靖以实对。上指其字一一问之,尽而后已。庆历四年,元昊请和,将加封册。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遣使言为中国讨贼,请止毋与之和。朝廷患之,久议未决。公独

8、谓中国厌兵久矣,此契丹所幸。一日使吾息兵养勇,非其利也,故用此扰我耳,是不可听。朝廷虽是公言,犹留夏册不遣,而假公谏议大夫以报。公从十余骑驰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账中,辨析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册臣元昊。西师既解严而北边亦无事。使契丹,能为胡语,契丹爱之。及再往,虏情益亲。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还坐贬官。唐之番舶装船,旧皆取税。公奏罢之,以来达商。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本名希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