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doc

八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doc

ID:50606810

大小:33.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2

八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doc_第1页
八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doc_第2页
八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经历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感受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必要性;2、掌握极差的概念,理解其统计意义,了解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并在具体情境中加以应用;3、通过实践观察,掌握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和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和方法,发展应用意识.二、教材分析极差、方差和标准差是在学习了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三个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最简单的一种描述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极差后的继续学习,它是今后描述一组数据程度的最重要的量。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样本方差来估计总体方差,从

2、而了解总体的波动情况。本章主要介绍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要求学生能掌握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思考相关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极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端值之间的大小情况而对其他数据的影响不敏感,易受特殊数据的影响,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有必要探索更精确地刻画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方法。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让学生一方面理解通过第45页的图也能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但这样描述直观而不具体,再引导学生如何用数量关系来描述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另外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理解方差或标准差的大小,仅反映这组数据的

3、离散程度,并不一定表示这组数据的“好”“坏”程度。但是在一组数据相应地加、减同一个数或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时,极差、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的变化是一个难点。虽然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归纳总结,但是学生接受的程度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究、自主建立知识。另外,在利用平均数、方差衡量数据时,学生往往只会工具方差来比较数据离散性,而忘记了前面学过的发展趋势、平均水平等方面的知识。这还需要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重点:极差及方差的含义;难点:培养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统计意识学习过程。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四、教

4、学设计1.留给学生探索空间,培养探索能力2.3.会用公式计算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会用方差来估计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4.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层层深入的问题,引起学生广泛思考和探索,体验方差、标准差公式的合理性;逐步明确方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1、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启发学生审清题意,明确题中的名词,术语的含义,将极差、方差、标准差的知识始终与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提高他们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重视课本例题的基础上,适当对题目进行延伸,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

5、出。3、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4、利用尝试教学,让学生主动暴露思维过程,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在课堂上,尽量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欣赏中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六、课时划分:1、数据的离散程度1课时2、极差1课时3、方差与标准差2课时4、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1课时回顾与思考2课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