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02328
大小:36.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继承发扬涵泳的传统教学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继承发扬“涵泳”这一传统教学精华 如何继承发扬“涵泳”这一传统教学精华,笔者采取了以下一些课堂教学策略,实践证明还是十分有效的。一、在反复诵读中指导涵泳。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攻读,反复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但是不少教师认为指导学生读,少趣乏味,也有碍教师的课堂表演发挥,使诵读难以落实。君不见公开教学大多选择第二教时的深读讲析,而少有第一教时的初读导学,便是一证。一篇课文学完了,但不少学生尚不能达到“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见朱熹《刘学斋规》
2、)的传统要求,更谈不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了。其实,学习语言,并不是要学生去研究语言。因此,其基本方式主要应当是反复诵读,熟读精思,潜心涵泳,即可对课文有整体把握、明达文义。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此理。这种由反复诵读而使学生涵泳于语境之中感悟语言,体现了伦理型文化朴素的整体观念和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它把“综合”作为认识的起点和归宿,避免人为分割所造成的认识局限,可以说是已经包孕了现代系统论的雏型。同时,这样做也十分有助于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高。这完全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当然,反复诵读
3、,也不是机械地重复地读,许多优秀教师的设计如“带着问题读”“自主选择读”“对手挑战读”“小组比赛读”“评比‘读星’读”“动作表演读”……足以使反复诵读,达到令学生百读不厌、常读常新的。诵读到位,则学生自然涵泳于课文的示范语言之间,其乐融融矣!二、在口语交际中诱导涵泳。 口语交际是语文科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中的重要能力。语文课堂上的口语交际,必然与课文的特定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口语交际的契机,强化口语交际的活动,就能使学生从说话训练中达到涵泳于课文示范语言之中的目的。 一位老师教《捞铁
4、牛》一课时,要学生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捞”),然后围绕“捞”字,想想课文应当说明哪些问题。学生的讨论归结为七个方面,即:(1)捞什么;(2)谁捞;(3)什么时候捞;(4)什么地方捞;(5)为什么捞;(6)怎样捞;(7)捞得怎样。于是,教师布置学生初读课文,并把这七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几句话。学生说“宋朝时的怀丙和尚,为了造浮桥,在顺天府这个地方,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学生变换七个答案的顺序,还可以有哪些说法。于是,有的学生说成“在顺天府,宋朝的怀丙和尚曾经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造浮
5、桥”;有的学生说成“为了造浮桥,宋朝的怀丙和尚在顺天府捞铁牛,他利用水的浮力,出色完成了任务。”……在学生说了8种以后,教师小结说:“变换顺序可以有49种不同的说法,课后大家去试试看。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有多伟大呀!”显然,学生这样反反复复地说,接触的全是课文中的语言,操练活动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潜心涵泳于课文的语境之中了。三、在变式训练中开导涵泳语文的变式训练。 在变式训练中开导涵泳语文的变式训练,是指运用相同或相似的语言材料,作改变方向或形式的训练。由于这种变式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对语言作多角度地推敲琢磨和品味,
6、无疑会使学生涵泳其间,产生积极的感悟。如指导一年级小朋友读“看图学词学句”:“秋天到,天气凉,菊花开,树叶兴。”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秋天来了,还会有哪些景物?让大家自己把课文再编下去。小朋友很高兴能自己编课文了,对完成这一变式训练,觉得很新鲜,兴致特别高。有的编成:“秋天到,天气凉,棉花白,稻子黄。”有的编成:“秋天到,雁南飞,天气凉,穿毛衣。”还有的编成:“秋天到,橘子黄,秋风起,天气凉”……小朋友们在完成这一变式训练时,尽管在内容上都有所不同,但共同感受了课文的优美语言和声韵,并基本上模仿了课文
7、的句法。由此可见,设计得好的变式训练在开导学生深入于课文的语境中涵泳,并从中获得内化,其作用是很大的。四、在专题研读中教导涵泳。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语文教改的重要课题之一。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可操作策略是实施专题研读,即在深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围绕可以涵盖整篇课文的一二个专题,作研究性阅读。这样,学生研究专题的过程,也就成了沉浸于课文语境之中,开展研究、琢磨品味的活动。如深读《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最后一小节里找出一个可以概括赛马过程的成语(“转败为胜”),并从中得出一个由相互联系三板块构成的
8、研读专题:(1)“败”,为什么第一次赛马失败了?(2)“胜”,第二次赛马时为什么又能取得胜利?(3)“转”,这反败为胜又是怎么“转”过来的?显然,解决第一次赛马为什么失败,学生就得反复研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认识第二次赛马能获胜的原因,学生又得钻研课文的第12至16自然段;而由败到胜“转”,则必须去认真研读课文的第3至11自然段。这样,围绕一个研读专题,学生自读自研、小组互研和全班交流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