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328145
大小:2.93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3-12
《著名几何定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著名几何定理目录(带“*”的表示作为了解或“证明:略”):1、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2、射影定理(欧几里得定理)3、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并且,各中线被这个点分成2:1的两部分(重心定理)4、设三角形ABC的外心为O,垂心为H,从O向BC边引垂线,设垂足为L,则AH=2OL5、欧拉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欧拉线),而且重心到外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垂心距离的一半6、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高的垂足和三个欧拉点(连结三角形各顶点与垂心所得三线段的中点)九点共圆。通常称这个圆为九点圆(n
2、ine-pointcircle),或欧拉圆、费尔巴哈圆。7、库立奇*大上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九点圆)8、旁心定理及其性质9、中线定理:(巴布斯定理)设三角形ABC的边BC的中点为P,则有AB^2+AC^2=2(AP^2+BP^2)10、斯图尔特定理:P将三角形ABC的边BC内分成m:n,则有n×AB^2+m×AC^2=(m+n)AP^2+m×PB^2+n×PC^211、波罗摩及多定理: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时,连接AB中点M和对角线交点E的直线垂直于CD12、阿波罗尼斯定理:到两定点A、B
3、的距离之比为定比m:n(值不为1)的点P,位于将线段AB分成m:n的内分点C和外分点D为直径两端点的定圆周上13、托勒密定理:设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则有AB×CD+AD×BC=AC×BD14、以任意三角形ABC的边BC、CA、AB为底边,分别向外作底角都是30度的等腰△BDC、△CEA、△AFB,则△DEF是正三角形。目录(带“*”的表示作为了解或“证明:略”):15、爱尔可斯定理1:若△ABC和△DEF都是正三角形,则由线段AD、BE、CF的中心构成的三角形也是正三角形。*16、爱尔可斯定理2:若△
4、ABC、△DEF、△GHI都是正三角形,则由三角形△ADG、△BEH、△CFI的重心构成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17、梅涅劳斯定理:当直线交△ABC三边所在直线BC,AC,AB于点D,E,F时18、梅涅劳斯定理的应用定理1:设△ABC的∠A的外角平分线交边CA于Q、∠C的平分线交边AB于R,、∠B的平分线交边CA于Q,则P、Q、R三点共线。*19、梅涅劳斯定理的应用定理2:过任意△ABC的三个顶点A、B、C作它的外接圆的切线,分别和BC、CA、AB的延长线交于点P、Q、R,则P、Q、R三点共线。20、塞瓦定理
5、是指在△ABC内任取一点O,延长AO、BO、CO分别交对边于D、E、F,则21、西摩松定理:从△ABC的外接圆上任意一点P向三边BC、CA、AB或其延长线作垂线,设其垂足分别是D、E、R,则D、E、R共线(这条直线叫西摩松线)。22、卡诺定理:在外接圆半径为R,内接圆半径为r的三角形ABC中,r和R有如下关系23、凡·奥贝尔定理:任意一个四边形,在其边外侧构造一个正方形。将相对的正方形的中心连起,得出两条线段。线段的长度相等且互相垂直(凡·奥贝尔定理适用于凸凹四边形)。*24、清宫定理:设P、Q为△ABC
6、的外接圆的异于A、B、C的两点,P点的关于三边BC、CA、AB的对称点分别是U、V、W,这时,QU、QV、QW和边BC、CA、AB或其延长线的交点分别是D、E、F,则D、E、F三点共线。著名几何定理目录(带“*”的表示作为了解或“证明:略”):*25、莫利定理(Morley'stheorem):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三等分,靠近某边的两条三分角线相交得到一个交点,则这样的三个交点可以构成一个正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常被称作莫利正三角形。26、笛沙格定理1:平面上有两个三角形△ABC、△DEF,设它们的对应顶点(A
7、和D、B和E、C和F)的连线交于一点,这时如果对应边或其延长线相交,则这三个交点共线。27、蝴蝶定理(ButterflyTheorem):设M为圆内弦PQ的中点,过M作弦AB和CD。设AD和BC各相交PQ于点X和Y,则M是XY的中点。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29、相交弦定理:若圆内任意弦AB、弦CD交于点P,则PA·PB=PC·PD30、正弦,余弦定理,各种三角函数定理。著名几何定理1、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证明:“如果将大正方形边长为c的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切开,则
8、回到了加菲尔德证法。相反,若将上图中两个梯形拼在一起,就变为了此证明方法。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中间正方形的面积加上四个三角形的面积,即:①CD^2=AD·BD;②AC^2=AD·AB;③BC^2=BD·AB;④AC·BC=AB·CD证明:①∵CD^2+AD^2=AC^2,CD^2+BD^2=BC^2∴2CD^2+AD^2+BD^2=AC^2+BC^2∴2CD^2=AB^2-AD^2-BD^2∴2CD^2=(AD+BD)^2-A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