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观察与实践.doc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观察与实践.doc

ID:50057830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4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观察与实践.doc_第1页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观察与实践.doc_第2页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观察与实践.doc_第3页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观察与实践.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观察与实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观察与实践新课改最具挑战的目标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改最终的成效可由此得到真实的体现。耍扭转学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引领他们主动独立地去建构知识体系,需要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学生外显的学习行为,更重要的是内隐的思维定势与心理惯性,因而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实现这一冃标,首先需要转变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即真正把学生的未来发展当成教育工作的核心准则,将知识的意义建构当作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然后才可能做出坚持不懈地努力,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逐步扭转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亲历新课改的一线教师,现将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时的思考、观察,以及教学实践的操作过程,总

2、结如下。一、学生面临学习方式转变时的心理状态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已习惯用原有方式学习的学生在面临新的教学方式时,不同程度地会有如下反应:在认知方面会认为原来的方式也能学会知识,没有必要改变;在体验方面仍旧留恋教师替代作用带来的舒适;在行为方面则认为新的方式要亲身参与过程,感觉辛苦。习惯心理学解释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间的稳定性连结。”如果一个高一学生,在他过去九年的学习中,接受的都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刺激),自然容易形成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反应)。他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做好了“等着教师讲”的心理准备:当教师提出问题时,他会等着听教师给出答案;当进行阅读等训练时,他也会因存在“反

3、正你得讲”的念头,象征性地摆个样子而已。这些都是学生因习惯而做出的反应,绝非故意对抗教师的指导。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解释:学生在传统教学方式的长期作用下,已形成了稳定的被动的学习方式。现在,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学生用旧的学习方式无法完成的,这时,学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需要他们对原有方式进行重组与改造,建立一套新的认知结构,才能完成新的教学方式引领下的学习任务。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的过程,就是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在新的平衡点尚未找到之前,学生会表现出回到原先平衡点的趋势。二、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变时的行动策略1•设计方案,帮助实现自主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

4、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口己的意义因此,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成新的知识经验。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注重给学生提供现实而丰富的情景,忽略了学生原有认知中的生长点,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建构。所以,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创设符合当前学习内容的情景,如同为学生搭设从脚下通向当前学习内容的“斜坡”,是教学方式改变的第一步。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关注新知识对学生是陌生的,而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所具备的从已有经验走进陌生领域的能力,所以代替学生做了很多他们自己可以完成的任务。其实,教师可以只

5、在关键的“路口”进行指点,即提供必耍的资料和线索,把学生可以走的路让他们自己去走,把属于他们的课堂还给他们。这时,阅读已经不是任务,而是指引他们寻找答案的途径,提示也作为他们攀援的“脚手架”而被主动接受。这时,学生已经自然进入自主建构的过程屮了。教学方式改变的最大价值,是使学生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而由衷地开始主动独立地学习。2•运用评价,确保新习惯的养成。最初阶段,学生自主建构的心理模式尚未建立完善,或者对于惯性较强的学生,从学习行为给予规范也是很有必要的。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惰性,是教学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实践证明,由浅入深多层次教学,可以带动

6、更多学生参与学习。由生活常识引领、感性材料感知,到课本论述解释、笔记知识归纳;由概念规律默写,到习题练习解答。在教师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专注学习的学生来说,起到熟练掌握和活化知识的作用,而对于学习状态不稳定的学生来说,实质上还是在多次提醒他们,给他们更多投入学习的机会,对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正确方式的学生,耍给予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对表现不理想的学生,也要给以及时地提醒。如,作业合格的标准不是正确率,而是能否独立完成、格式是否规范等,鼓励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减少抄袭行为;又如留“选做作业”,只要完成就记一次成绩,鼓励学生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再如将每

7、次默写的成绩记作小分,鼓励学生注重一点一滴的积累,而不是考前突击;这些平时的评价都将以一定比例纳入学期总成绩,提醒学生平时学习和最终成绩的关系,使他们不断调整状态,直至形成良好习惯。教学实践证明,以理解学生的认知和心态为前提,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具体方案,即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是可以实现的。(责任编辑杨学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