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ppt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

ID:50031448

大小:45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01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_第1页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_第2页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_第3页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_第4页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夜上受降城闻笛五台县耿镇中学白向平教学目标1.阅读古诗,体会诗歌意境。2.反复阅读古诗,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意境。3.背诵古诗,体味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诗歌节奏、韵律、意境。2.体味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意境,了解作者情感。介绍作者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后,仕途并不畅达。后来入渭北节度使臧希让、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人幕府,在西北边地生活了好多年,所以他的边塞诗是有生活体验之作。他在录自己

2、的从军诗赠左补阙卢景亮的《自序》中说:“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他的边塞诗,慷慨悲凉,又带有些许伤感情绪,真切感人。关于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的七绝,后人评价很高。刘禹锡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就是指《夜上受降城闻笛》。《唐诗往事》说这首诗在当时被度曲入画,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明胡应麟《诗薮·内编》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解释词义受降城:有两种说法,一是唐朝名将张仁愿为防西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二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

3、一部投降,“受降城”之名由此而来。回乐峰:两种说法,一种是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指当地山峰。另一种说法指回乐峰应为“回乐烽”,是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指导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A、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B、五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二三”如:一去二三里。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一”如:大漠孤烟直。或“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C、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

4、出。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三”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可以划分为“二二一二”如:羌笛何须怨杨柳;人生自古谁无死。本诗划分节奏方法一: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方法二: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方法三: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朗读品析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交代了上受降城的时间,为诗中出现的“月”张目;“

5、闻笛”则暗含“不知何处吹芦管”之意。“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沙”和“月”、“霜”与“雪”都建立在“月”的基础上,在月光下才会出现“沙似雪”和“月如霜”的景色,而此景又给人带来凄凉、幽怨的感受;而古人对月似乎有一种独特的情怀,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词里有“月”字或有“月”的意思?这些古诗词中的“月”都有什么共同意思?思念、思家盼望团圆月光下回乐峰前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月色有如深秋白霜,这些寒气袭人的景物正好触动诗人孤苦凄凉的心境。全诗感情基调在此蓄势待发却又隐而不发,只差一个合适的契机来引发全诗的

6、情感高潮。“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吹芦管”可以理解为卢笛声,就是卢笛声成了引发全诗情感高潮的契机,从而导致了戍边将士“尽望乡”。本诗秒就妙在诗人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行为展示其心理,写尽了“征人”的不尽乡愁。赏析古诗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

7、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

8、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整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